首页
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19933867
二《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案(表格式) 2023—2024学年高教版(2023)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日期:2025-10-03
科目:语文
类型:教案
查看:59次
大小:4079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张
2023
,
学年
,
模块
,
基础
,
语文
,
中职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 备课组别 上课日期 主备教师 授课教师 课题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 教学目标 掌握重点词语的意思,理解文章阐述的观点 运用圈点勾画的方法,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抓住脉络,把握论证思路 领略文章表现的中国文化艺术之美,理解作者揭示的艺术规律 教学重点 掌握重点词语的意思,理解文章阐述的观点 教学难点 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抓住脉络,把握论证思路 教学方法 指导阅读法、点拨引导法、自主学习法 教学设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内容及组织过程 个案补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注意看我们的题目,“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是一对相互矛盾的词语,文章题目为什么要把两个具有矛盾性的词语并列在一起呐?但只要看一看副标题就可知道,文章要谈的是“音乐、绘画、建筑之间的通感”。那么,“音乐、绘画、建筑之间的通感”指的是什么呢 和“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这一对矛盾词语又有什么关系呐?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疑惑,走进梁思成先生的文章《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音乐、绘画、建筑之间的通感》。 二、知人解题 梁思成(1901年4月20日-1972年1月9日),籍贯广东新会,生于日本东京,中国著名建筑史学家、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和教育家,毕生致力于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保护。梁思成曾任中央研究院院士(1948年)、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参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等作品的设计。他系统地调查、整理、研究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和理论,是这一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是新中国首都城市规划工作的推动者,建国以来几项重大设计方案的主持者,是新中国国旗、国徽评选委员会的顾问。1950年,梁思成带领清华大学建筑系的教师设计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1951年,他又组织教师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并担任纪念碑设计委员会的领导,在他主持下确定了碑形的式样。 题目“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音乐、绘画、建筑之间的通感”,其中“千篇一律”指的是艺术创作中的重复,“千变万化”指的是艺术创作中的变化,“通感”指的是不同艺术门类具有共同特点,即是指音乐、绘画和建筑艺术的创作都体现了重复和变化的辩证统一的共同特点和规律,在人的认识上得到了一致反映。 三、初读课文,积累字词 左睇右盼 荒谬绝伦 欲扬先抑 悠然自得 层出不穷 杂乱无章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全文总共16段,理清课文的结构层次,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7),指出中心论点,并运用音乐、舞台艺术和绘画艺术进行举例论证 第二部分(8—15),以建筑艺术作为例子,通过举例论证的方法证明中心论点 第三部分(16),进一步阐明中心论点,强调建筑艺术要注重重复和变化的辩证统一。 五、深入探究,理解体会 1、课文中对音乐、舞台艺术和绘画艺术中的重复与变化做了细致的描述,试用表格的形式将各自的艺术特点整理出来,并思考三者之间的关系。 段落艺术门类表现共同之处2-3音乐4舞蹈5-7绘画8-12建筑 2、有人认为,文章的副标题写的是“音乐、绘画、建筑”,但是文章重点谈的是建筑,谈论音乐和绘画也是为了建筑,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为什么? 六、拓展延伸 请学生欣赏《鳟鱼》、《清明上河图》和建筑典范,领悟“在有持续性的作品中,创作上的重复与变化特别重要”以及“音乐艺术、舞台艺术、绘画艺术创作中都是通过重复与变化来突出某一种艺术效果”的含义。 六、课堂小结 课文通过对音乐、绘画、建筑中的典型事例的分析,说明了有持续性的艺术作品都体现了重复和变化的辩证统一。因此,“重复和变化的辩证统一”是艺术创作中具有的共通性规律,并且还强调了“重复和变化的辩证统一”规律在建筑物形象的艺术效果上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应该引起城市建筑规划设计人员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二《劝学》 课件(共70张PPT)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2025-09-24)
一《我愿意是急流》 课件(共44张PPT)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2025-09-24)
三《师说》课件(共74张PPT)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2025-09-24)
三《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件(共42张PPT)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2025-09-24)
一《无衣》课件(共21张PPT)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2025-09-24)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