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934331

2.3 伴性遗传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二(表格版)

日期:2024-05-02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87次 大小:63114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生物,表格,必修,人教,学期,伴性
  • cover
课时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设计者 *** 学校 填写学校全称 年级 高二年级 课题 伴性遗传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教学内容分析 “伴性遗传”位于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章第3节。《课程标准》中与本节相关的次位概念是“3.2.4 概述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传递和性别相关联”。同时指出在本模块内教师应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学习相关概念、原理、规律等,应用有关知识分析和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体验科学家探索遗传的过程。 学生已经学习了孟德尔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上,按照科学史的顺序,学生在第一节学习中初步建立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以及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的观念;在第二节中总结认识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了解了有性染色体存在的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控制生物某些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进而顺理成章地进入到第三节“伴性遗传”的学习。本节是分离定律在性染色体上的应用,同时是后续人类遗传病课程的基础。 学情分析 1.知识储备:本节内容建立在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基础上,引入基因在性染色体上,并且后代会出现红绿色盲、抗维生素D佝偻病等疾病遗传,可以用画图的方式表现遗传过程。遗传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伴X显性遗传病、伴X隐性遗传病、伴Y遗传、常染色体遗传等)、多基因遗传病X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2.能力水平:高中阶段的学生处于形式运算阶段,已经具备了理解抽象知识的能力。 学习目标确定 基于《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和学业质量标准,并围绕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制订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对红绿色盲发病率和遗传方式的分析,阐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传递与性别相关联,渗透结构与功能观。 2.通过对不同婚配方式的分析讨论,归纳伴性遗传的特点,发展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等科学思维。 3.通过应用伴性遗传的规律预测后代患病情况,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生活实践问题的能力。 4.通过调查心得的分享,帮助学生形成热爱生命、健康生活、关爱他人的责任理念,认同友善、平等、公正的价值观。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伴性遗传的特点。 学习难点:运用伴性遗传理论分析和解决实践中的相关问题。 任务实施过程 学习任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创设实践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通过视频展示色觉正常人眼中五彩缤纷的大自然,以及经处理后相同场景的红绿色盲患者眼中的大自然,指出红绿色盲患者眼中世界的色彩是失真的。教师提供我国的红绿色盲调查数据(我国红绿色盲检出率约为 3.14%),从而引出学生的调查目的,即调查我校学生家庭群体中红绿色盲的发病率。 调查小组展示问卷内容、调查过程及本次调查活动的调查结果 1,即我校学生家庭中男性发病率约为 4.02%,女性发病率约为 0.43% (共计调查 1905 人)。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为什么男性红绿色盲的发病率要明显高于女性? 学生通过观看相同场景、不同色彩的视频画面,产生了视觉上的强烈冲击,由此引 发内心的情感波澜和帮助色盲患者的强烈愿望。 调查小组学生展示的调查方法及结果创设了社会实践活动情境,学生主动参与情境思考,产生了探究热情和学习兴趣。 任务1:分析调查家系,作出合理假说 展示人类男性和女性的染色体组图,引导学生观察:男性染色体组成为 22对常染色体+1对 XY性染色体;女性染色体组成为 22对常染色体+1对 XX性染色体。 教师提出问题:1)红绿色盲基因位于 X染色体上,还是 Y 染色体上?2)红绿色盲基因是显性基因,还是隐性基因? 学生完成图解(图 1)并思考问题: 为什么人群中男性和女性的比例是大致相等的? 儿子的 X 染色体和 Y 染色体分别来自父母哪一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