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934400

小学音乐湘艺版六年级上册第九课 采茶歌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20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6次 大小:399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小学,音乐,艺版,六年级,上册,第九
  • cover
课题:《采茶歌》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对音乐这一抽象概念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之下,能对音乐有着浓郁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参加到音乐活动中来;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在正确感受歌曲的情绪、速度、节奏的基础上进行身势律动及表演。 教学策略: 本节课我根据“音乐欣赏教学应该遵循艺术本身”的理念,从听觉入手,从情感体验入手,充分重视审美体验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教学中,强调了“听觉”“视觉”等联觉的培养,以听为主,引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自由想象,并用身势表现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教学目标: 1.审美感知:初步了解与感受福建民歌的艺术风格和特点。有韵味地跟唱《采茶歌》,听辨高胡、扬琴两件乐器的音色特点,通过对比聆听两首歌曲感受音乐情绪。 2.艺术表现:随音乐的做出相应的体态律动,通过听、唱、动等大量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理解与记忆能力。 3.创意实践:能创编不同的体态律动表现乐曲的劳动场景,体会团体合作的愉悦。 4.文化理解:理解乐曲表达的情感,了解福建茶文化,培养热爱劳动的意识,对福建民歌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有感情地演唱《采茶歌》,通过体态律动感受音乐风格特点,了解福建音乐文化。 难点:理解乐曲表达的情感,听辨高胡、扬琴两件乐器的音色特点。 教学准备: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欢迎来到陈老师的音乐课堂。我们的福鼎是著名的白茶产区,相信大家有听过世界白茶在中国,中国白茶在福鼎这句话,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播放视频) 这是我们大福鼎的白毫银针,你们瞧,老师今天的装扮是要去做什么呀,那你们有去采过茶吗?今天老师想带领同学们一起去采茶,在出发前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视频。(播放视频) 师:每到采茶季节,采茶姑娘成群结队在茶山中采茶,休息时,互相唱和山歌,翩翩起舞,时间久了就有了“采茶歌舞”。 后来有人将采茶山歌谱写成曲子流传开来,便成了歌曲《采茶歌》。(出示题目) 【设计意图:用茶乡采茶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听赏《采茶歌》 (一)初次聆听 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播放原唱音乐)(响板) 老师刚才看到好多同学情不自禁的跟着歌曲的音乐摆动起来,来说说你听到这首歌曲的心情是怎样的呢?欢快的 喜悦的 (二)第二次聆听 1、那你们可以跟着陈老师一起用身体律动来感受这首歌曲吗?我们来试一试。跟着老师一起做。(播放原唱音乐) 同学们的节奏感还真不错,让我们再次感受这首乐曲的优美旋律,拿出你们的小手继续跟着老师一起打拍子。想唱的同学也可以轻轻的跟着音乐唱起来。(播放原唱音乐) 这是几拍子的歌曲呀?(嗯 是四二拍子的,非常有律动感。) 有谁知道四二拍的强弱规律是什么吗?强弱 我们可以把强弱给打出来吗?我们再试一次(播放原唱音乐) 【设计意图:用声势律动带领学生感受情绪情感】 2、这首歌曲非常的欢快,让我们带着高兴的心情,全班一起朗读一下歌词,注意代入强弱喔。 3、我们可以再有动力一点,活泼一点。 注意这里切分节奏。我们再次试一试吧。 听到大家朗读的如此生动形象,老师仿佛来到了茶山上了呢。你们从歌词中看到了什么景象呢? 【设计意图:通过不断聆听感受二拍子,朗读歌词体会音乐情绪,对歌曲有深入了解】 (三)第三次聆听 1、同学们,和我们刚才视频里出现的采茶场景一样吗? 2、我们再次跟着音乐,伸出我们的手指头,跟着老师一起来划旋律线,(播放伴奏音乐) 你们有什么发现吗?我们可以从乐句、节拍、节奏、音符、旋律走向方面来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前两句旋律是一样的。 是四二拍子。 你们觉得旋律线像什么呀?是不是仿佛看到梯田的形状呢。 歌曲只有12356这五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