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军民大生产》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军民大生产》是花城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课的教学内容。歌曲为A商调式,为中国民族调式,拍号读作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为一强一弱两拍.《军民大生产》又名《边区十唱》、《解放区十唱》,是由作曲家、戏剧家张寒晖根据甘肃东部的打夯号子《推炒面》的曲调填写而成,表现了当年陕甘宁边区军民响应党中央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号召,踊跃投入开荒生产的热烈情景,后被选入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歌曲中富有劳动特色的衬词渲染了歌曲热烈、欢腾的气氛,其具有“一领众和”的劳动号子的特点,节奏坚定有力,表现了边区军民的乐观精神。 【教学目标】 1、能以富有弹性的的声音、一领众和的形式,演唱歌曲《军民大生产》,表现歌曲中劳动节奏的特点及乐观情绪。并进行歌词创编。 2、初步认识劳动号子的特点、作者及创作背景,掌握重音及密集的十六分音符。 3、让学生通过视听、演唱、表现等形式,体验劳动歌曲带来的乐趣;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的兴趣,在音乐活动中陶冶情操。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学唱体验歌曲《军民大生产》,并能自信的演唱歌曲,体会劳动号子一领众和的特点。 2、教学难点:能用有弹性的声音准确的演唱切分节奏和密集的十六分音符。 【教学过程】 课前律动 手势舞律动:乐曲《军民大生产》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感知劳动———搬桌子 1、请两位同学上台,将桌子搬起 【关键设问】:请同学们思考,两位同学一起用力将桌子抬起,我们要怎样加油鼓劲儿呢? 学生讨论并回答 教师小结 师:没错,喊口号是最好的方法,既可以协调两人的步伐,又可以同时用劲儿。那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可以喊哪些口号呢? (二)引出劳动号子 1、学生思考,列举口号 a:1、2;1、2...... b:左、右、左、右...... c:嘿咻!嘿咻! 2、教师小结 师:同学们的生活经验真丰富!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需要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劳动,在劳动的时候,口号就是必不可少的。在音乐中,有这样一种类型的歌曲,专门是围绕劳动进行演唱的,它叫劳动号子,老师会在后面的课程中带大家一起领略它的魅力。 (三)时代感知 1、展示八路军服装 【关键设问】:有谁能讲讲图片中的服装是我国哪个时期的?里面的人在干什么? 2、学生思考、回答 3、教师小结 师:对,这是抗战时期的服装,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国民党顽固派加紧了对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封锁,毛主席提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和“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在陕甘宁边区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军民大生产运动。 出示课题———《军民大生产》 5、《军民大生产》的作者及时代背景 (《军民大生产》又名《边区十唱》、《解放区十唱》。《军民大生产》是根据甘肃东部的打夯号子《推炒面》的曲调填写而成,表现了当年陕甘宁边区军民响应党中央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号召,踊跃投入开荒生产的热烈情景,后被选入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歌曲中富有劳动特色的衬词渲染了歌曲热烈、欢腾的气氛,其具有“一领众和”的劳动号子的特点,节奏坚定有力,表现了边区军民的乐观精神。《军民大生产》的作者是张寒晖(1902~1946),他创作的作品有《松花江上》、《国民大生产》、《去当兵》等著名歌曲,曾在解放区和全国广为流传,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三、学唱乐曲,整体感知 (一)初听《军民大生产》 1、学生聆听并思考:歌曲中描绘了一副什么场景 歌曲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这首歌曲与我们刚才喊的加油口号是否有相似的地方? 2、播放电影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 学生观看视频思考,并回答 (2)教师小结 师:歌曲描绘了劳动的场景,给我们的感觉是热烈的,积极的,乐观的。它和我们的口号都是一起喊出来的,都是为了更好地劳动。 (二)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