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941791

4.13.2 预防传染病 课件(共22张PPT)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1)

日期:2025-04-29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3次 大小:160814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4.13.2,预防,传染病,课件,22张,PPT
  • cover
(课件网) 第十三章 第二节 预防传染病 1.描述传染病的特点,认识病原体; 2.列举常见的传染病,说明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学习目标 什么是传染病? 由病原体引起, 传染病是 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凡是能引起人和动物患病的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都是病原体。 病原体 流感病毒-流感 结核杆菌-肺结核 真菌-手足癣 蛔虫卵-蛔虫病 急性结膜炎(红眼病) 是由外来的致病病菌引起的,是能传染的。 近视眼是由患者自身的眼球结构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是不会传染的。 疾病名称 是否为传染病 流行性感冒 艾滋病 贫血 肺结核 龋齿 蛔虫病 水痘 先天性心脏病 足癣(香港脚) 是 是 否 是 否 你能区分传染病和非传染病吗? 是 是 是 否 传染病如何传播? 传染源 传染病的流行环节 传染源:能够传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如传染病患者、病原体携带者或受感染的动物。 传染源 传染病的流行环节 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空气传播、水和食物传播、接触传播、 土壤传播和生物媒介传播等方式。 易感人群 传染源 传染病的流行环节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人群 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 容易感染该病 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预防措施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者 (一)控制传染源 加强对传染病人的管理,早发现、早汇报、早隔离、早治疗 及时处理患病动物 (二)切断传播途径 注意饮食卫生,加强水源和粪便的管理 消灭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 (三)保护易感人群 注意个人卫生,减少染病机会 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 蛔虫病 流行性感冒 病毒性肝炎 肺结核 常见传染病的病原体 病原体:粪便内含蛔虫受精卵的人。 症状:厌食;营养不良;贫血;腹痛 预防方法:注意饮食卫生、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饭前便后洗手;不生食未洗净的蔬菜、瓜果, 不喝生水;消灭苍蝇。 蛔虫病 病原体: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 症状:发热、全身酸痛、头痛、骨痛、肌肉痛、疲倦乏力、食欲不振、 预防方法:注意通风,必要时对公共场所和 炼,增加抵抗疾病的的能力。 室内进行消毒,减少出入公共场所,加强锻 咳嗽、鼻塞等。 流行性感冒 肺结核:是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肺部感染结核杆菌而发病。 症状:感到全身不适、倦怠,咳嗽、有时痰中带有血或咯血,下午有低热、面颊潮红。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和尘埃传播 预防方法:接种卡介疫苗等 肺结核 病毒性肝炎: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症状:食欲减退、恶心、上腹部不适或肝区疼痛,有的病人可能有黄疸和发热 传播途径:一般通过饮食传播,也可因注射带病毒的血制品或使用消毒不彻底的医疗器械而感染 预防方法:接种肝炎病毒疫苗 病毒性肝炎 1、下列疾病属于传染病的是( ) A 近视 B 肝炎 C 贫血 D 龋齿 2、水灾过后要防止瘟疫爆发,注意饮食卫生显得格外重要,这是为了( ) A 控制传染源 B 切断传播途径 C 保护易感人群 D 获得免疫 巩固与提高 课堂小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