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947742

2023-2024学年科学四年级下册(粤教粤科版)第22课 明亮的月光(同步阶段练习)(含解析)

日期:2025-05-12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42次 大小:2150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23-2024,练习,阶段,同步,月光,亮的
  • cover
第22课 明亮的月光 1.月球的表面_____,分布着大小不一的环形山。 2.月球表面高低不平,明亮的区域地势_____,较暗的区域一般是_____,人们称之为“_____”。“_____”的分布不均匀,有的疏,有的密,并且大小不一样。 3.月球是夜空中最亮的天体。不过,月球本身并不发光,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_____的太阳光。 4.表面高低不平的“月球”能将“_____”反射到“_____”。 :基础过关练 一、选择题 1.我们应该在( )的环境下探究"月球高低不平的表面是否能反光的实验。 A.光线充足 B.黑暗 C.任意 2.月亮的光来自于( )。 A.月亮自己产生的 B.月亮上物体燃烧产生的 C.反射太阳的光 3.我们看到月亮上比较亮的地方是( )。 A.高山 B.平原 C.盆地 4.月球表面布满大大小小的圆形的凹坑,称为( )。 A.月海 B.月凹 C.月坑 5.月球一个( )的球体。 A.发光、透明 B.不发光、透明 C.不发光、不透明 6.科学小组做模拟实验进行探究“月球高低不平的表面是否也能反光”,下列实验方法和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A.准备白色纸巾、手电筒、小球和大球。用大球模拟地球,用裹着纸巾的小球模拟月球,用手电筒模拟太阳。在明亮的环境中,用手电筒照射“月球”,可以看到“月球”表面有明有暗,同时也看到旁边的“地球”表面也变亮了。 B.准备白色纸巾、手电筒、小球和大球。用大球模拟地球,用裹着纸巾的小球模拟月球,用手电筒模拟太阳。在黑暗的环境中,用手电筒照射“月球”,可以看到“月球”表面有明有暗,同时也看到旁边的“地球”表面也变亮了。 C.准备白色纸巾、手电筒、小球和大球。用大球模拟地球,用裹着纸巾的小球模拟月球,用手电筒模拟太阳。在明亮的环境中,用手电筒照射“地球”、可以看到“地球”表面有明有暗,同时也看到旁边的“月球”表面也变亮了。 二、填空题 7.我们所看到的月光是月亮反射的 。 8.月球表面高低不平。明亮的区域地势较 ,较暗的区域一般是 。 9.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 ),环绕着太阳这颗恒星在不停地( )。月球是地球的( ),距离地球约( )万千米,以椭圆轨道绕地球公转。 10.月球表面突出的特征是分布着大小不一的( )。 三、判断题 11.我们看到的月光实际上是月球反射太阳的光。( ) 12.月球表面高低不平,明亮的区域地势较低。( ) 13.月球表面的明与暗与太阳的照射程度有关。( ) 14.用普通望远镜也可以清楚地观察到月球上的事物。( ) 15.月球表面高低不平,是夜空中最亮的天体,也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 ) 16.嫦娥五号降落月球时使用了降落伞减速。( ) :拓展培优练 四、简答题 17.请尝试写出你对我国的登月工程的了解。 18.科学家说,月球本身不会发光,请你解释月光是如何产生的? 五、实验题 红红要模拟月球上环形山的形成,准备了沙子和大小不同的球。 19.让球从同一高度落下,形成的“环形山”( )不同。 A.大小 B.颜色 20.她又用大小相同、重量不同的球实验后发现,( )的球形成的“环形山”更深。 A.轻 B.重 21.下图中做环形山的形成模拟实验的是( )。 A. B. C. D. 六、综合题 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并命名为“嫦娥工程”。2018年12月8日2时2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成为了人类第一个在月球背面登录的探测器。其中2018年5月,我国已成功发射“鹊桥”中继卫星,建立了月球背面与地面之间通信联系的“中转站”:2019年,嫦娥五号探测器实现区域软着陆及采样返回。 22.人类第一次登月的是哪位宇航家( )。 A.阿姆斯特朗 B.加加林 C.杨利伟 D.翟继刚 23.月亮为什么能照亮我们漆黑的夜晚?( ) A.月亮能发出强烈的亮光 B.月亮通过反射太阳光照亮地球 C.月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