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956021

【2022新版课标】中学音乐粤教花城版七年级下册第5单元《南屏晚钟》-课堂教学设计+课件+素材

日期:2025-05-05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55次 大小:1251563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课件,教学设计,课堂,南屏晚钟,单元,下册
    (课件网) 第五单元 脍炙人口的歌(之二) 同学们,我们常见的演唱形式有哪些? 我们常见的演唱形式有领唱、合唱、重唱、对唱、合唱等。 歌曲 《南屏晚钟》 (一)初步聆听,感受情绪 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歌曲中出现了哪些演唱形式? (一)初步聆听,感受情绪 《〈南屏晚钟》是一首老歌,翻唱无数,整首歌词透着宋词雅韵,写的极好。歌曲中出现了领唱和合唱的部分,你们知道这首词的意思是什么吗? (一)初步聆听,感受情绪 大意: 写一个妙龄少女游湖于林,巧遇上了中意对象,一时间情窦初开,充满了爱的情意,等到她鼓起勇气刚欲上前答话,偏生天公有意做难还未及动作,便降下一阵无情大雨,他便失去了踪影。可这相思的种子已种在了心里,潜滋暗长,这相思之情总是挥之不去,才下眉头,又上心头,抽刀断水,水更流,终于如歌词所说“匆匆地走人森林中”在上次相遇的地方等待奇迹的出现...再见到她的好对象。等待的结果却是“看不到他的行踪”,好生心伤、好生失望,甚至产生了“相思有什么用”的念头。听敲那南屏晚钟,感受这暖风轻送,最后“催醒了相思梦”。到最后她“走出了丛丛森林”亦“看到了夕阳红”。 (一)初步聆听,感受情绪 再次聆听歌曲,听听这首歌曲由几个部分组成? (一)初步聆听,感受情绪 (一)初步聆听,感受情绪 歌曲《南屏晚钟》是一首三声部合唱歌曲。歌曲ABA的曲式结构及民族宫调式的特点。 (一)初步聆听,感受情绪 (二)初步聆听,分段聆听 聆听A部分 1.听听这部分音乐有什么特点? 2.情绪是怎样的? 3.速度是怎样的? 第一部分由两个乐句组成,旋律优美,中速。 下面跟着钢琴哼唱第一乐句 (二)初步聆听,分段聆听 下面哼唱第二乐句 (二)初步聆听,分段聆听 聆听B部分 1.听听这部分音乐有什么特点? 2.情绪是怎样的? 3.演唱形式有什么变化? 4.节奏有什么变化? (二)初步聆听,分段聆听 第二部分的节奏舒展、跳跃,歌曲表现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下面我们加上肢体动作表现音乐 (二)初步聆听,分段聆听 下面聆听第三部分,大家听听这部分熟悉吗? (二)初步聆听,分段聆听 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重复。 下面那我们跟着音乐哼唱 (二)初步聆听,分段聆听 下面整体欣赏 (二)初步聆听,分段聆听 精彩演绎,自由畅想 上台表演: 第一部分哼唱 第二部分做声势动作 第三部分哼唱 拓展思路,开阔视野 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这首歌曲 拓展思路,开阔视野 欣赏完视频,说说你的感受 总结 拓展思路,开阔视野 谢谢 观看 感谢您观看与支持 攻坚克难赢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粤教花城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脍炙人口的歌(之二)》第1课《南屏晚钟》。 【教材分析】 《南屏晚钟》是粤教花城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脍炙人口的歌(之二)》第1课欣赏课,《〈南屏晚钟》是一首老歌,翻唱无数,整首歌词透着宋词雅韵,写的极好。文以曲为贵。这首歌词短短几句,却道尽了少女情怀,初恋的美好。故事情节曲折跌宕,用词含蓄精辟,实属经典难得之作。末尾“我走出了丛丛森林,又看到了夕阳红”一句有点睛之妙。 【学情分析】 刚刚踏入中学的校门,内心世界比较丰富,对所有的事物都有很强的好奇心,心理上还保持这小学时期的天真愉悦,他们除了注意事物外表的形式之外,更注意对事物的分析和主观体会,对很多问题都可以做出自己的回答。大多数学生学习态度都很端正,因此,老师要积极进行教育和教学工作,注意强调学生行为规范教育,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使得热爱音乐,喜欢上音乐课。 【教学目标】 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