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带参过程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理解带参过程的概念及其在Scratch编程中的作用。 2.学生能够学会如何创建带参数的自定义过程(自定义积木)。 3.学生能够掌握如何在Scratch中调用带参数的自定义过程。 4.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程序设计能力。 5.激发学生对编程学习的兴趣,培养其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带参过程的定义和创建方法。 带参过程的调用方法和应用场景。 教学难点: 理解带参过程的抽象概念及其在编程中的实际意义。 学生在编程实践中对带参过程的灵活运用和调试能力。 三、教学准备 Scratch软件安装好的计算机。 预先准备好的带参过程的示例项目和练习题。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一个简单的Scratch项目,该项目中使用了无参过程,但存在重复代码和灵活性不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进,从而引出带参过程的概念。 (二)新课讲解 1.认识带参过程 在Scratch中,带参过程允许我们传递参数给自定义积木,使得自定义积木更加灵活和通用。参数可以看作是自定义积木的“输入”,它可以根据不同的参数值执行不同的操作。 实验:展示一个简单的带参过程示例,如一个根据参数画出不同边长正方形的自定义积木。让学生观察并理解参数如何影响自定义积木的行为。 2.探究正多边形的规律 在正多边形中,每个内角的度数是固定的,且所有边长相等。通过Scratch,我们可以利用带参过程来绘制不同边数的正多边形。 讨论:与学生一起探讨正多边形的内角公式:每个内角 = (n-2) × 180° / n,其中n为多边形的边数。 3.创建带参过程 现在,我们将利用Scratch创建一个带参的自定义积木,用于绘制正多边形。 步骤: 打开Scratch,选择“更多积木”类别。 点击“制作新的积木”选项。 输入新积木的名称(如“画正多边形”),并添加一个参数(如“边数”)。 在新积木内部添加绘制正多边形的积木指令,利用公式计算内角,并使用重复循环来绘制多边形。 实验:引导学生创建一个“画正多边形”的带参自定义积木,并在主程序中调用它,通过改变参数值来观察绘制出的不同多边形。 (三)巩固练习 为了加深学生对带参过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我们将设计一系列练习活动。 练习一:绘制不同大小的正多边形 要求学生修改“画正多边形”自定义积木,添加一个表示边长的参数。 学生在修改完自定义积木后,需要在主程序中调用它,通过改变边长和边数的参数值来观察不同大小和边数的多边形。 练习二:创建“画星星”带参过程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已学的正多边形知识来创建一个画星星的自定义积木。 学生需要确定星星的顶点数和内角,然后编写相应的带参自定义积木来完成绘制。 练习三:综合应用 提供一个场景,如夜空中的星星和月亮,要求学生利用带参过程来绘制不同大小和形状的星星及月亮。 学生需要综合运用之前所学的知识,通过调用不同的带参自定义积木来完成场景的绘制。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带参过程的概念、创建和调用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同学们掌握了如何在Scratch中使用带参过程来简化编程逻辑和提高代码的灵活性。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编程实践中能够灵活运用带参过程,创造出更多有趣的项目。 (五)作业布置 创建一个能够绘制不同大小和边数的正多边形的Scratch项目,要求使用带参过程来实现。 尝试将你在课堂上创建的带参过程应用到其他Scratch项目中,以展示其通用性和灵活性。 思考并记录下你在使用带参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五、板书设计 带参过程 认识带参过程 带参过程的概念和作用 探究正多边形 正多边形的内角公式 创建带参过程 步骤和注意事项 绘制正多边形示例 应用场景 绘制星星、月亮等图形 六、课后反思 本节课通过生动的实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