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微卷16 可持续发展(九下4.1~4.4) (满分:100分 时间:3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7分,共56分) 1. 宁波市湾底村启动建设宁波首个“碳中和”综合示范区。“碳中和”是指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吸收量相当。下列做法有利于“碳中和”示范区建设的是( ) A. 大力建设火力发电厂 B. 经常使用一次性餐具 C. 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推行科学兴农 D. 推广以汽油或柴油为动力的摩托车 2. [2023·宁波期中]《易经》记载:“泽中有火”“上火下泽”。这是对甲烷气体在湖泊池沼水面上起火现象的描述。下列有关甲烷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烷的化学式为C2H4 B. 甲烷属于有机物 C. 甲烷燃烧只生成水 D. 甲烷与空气的混合物遇明火一定不会发生爆炸 3. 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力、焦炭属于一次能源 B. 核能不属于清洁型绿色能源 C. 核能和地热能都是可再生能源 D. 核潜艇是利用原子核发生裂变来获取动力的 4. 如图是有关自然界中碳循环与能量流动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碳循环伴随着能量的流动 B. 碳循环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密切相关 C. 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CO2 D. 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不断减少,是因为得不到足够的光照 5. 碳的耗用量称为“碳足迹”。一般情况下,排放的二氧化碳越多,“碳足迹”就越大。“碳足迹”的计算包括一切用于电力、建设、运输等方面的能源以及我们所使用的消耗品。以下做法可以减小“碳足迹”的是( ) A. 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 B. 大量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C. 将生活垃圾进行焚烧处理 D. 以私家车出行代替公共交通工具 6. 21世纪人类社会正面临“能源危机”。节约能源,从我做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可再生能源 B. 电视机在待机状态下不消耗电能 C. 太阳的惊人能量来自核聚变 D. 核电站的废水可直接排入大海 7. 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在中国发展势头强劲,是东方巨龙腾飞的助推器。如图所示是我国生产的某品牌氢动力汽车。关于新能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核燃料、氢燃料和天然气都属于新能源 B. 核电站利用核裂变释放的能量来发电 C. 氢燃料发动机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D. 新能源的开发可以有效缓解能源危机 8. 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变化影响着国家的经济与环境。如图反映的是我国1960年到2050年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率的变化及趋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趋势看,我国的人口数量已处在最高位 B. 1970年前后是我国人口增长率的一个高峰期 C. 人口增长率趋势下降时,人口数量一定减少 D. 我国实施“三孩”政策是因为人口数量开始减少 二、非选择题(共44分) 9. (14分)[2024·杭州期末]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我国向国际社会做出郑重承诺:二氧化碳排放量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1)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模拟二氧化碳产生“温室效应”,当观察到_____现象时,能证明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比空气大。 (2)海洋吸收是重要的清除二氧化碳的途径,但海水过量吸收二氧化碳会造成海洋酸化,使海水的PH_____(填“变大”或“变小”),严重影响海洋生态系统。 (3)图乙是一种模拟电化学实验装置,能模拟植物的光合作用,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和燃料丙醇(C3H8O),故称为“人工树叶”。写出“人工树叶”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10. (30分)[2023·杭州模拟]科学家认为,碳排放导致全球变暖,极端天气事件增加,对生态系统构成威胁。在这一背景下,世界各国以全球协约的方式减排温室气体,我国由此在联合国大会上向全世界宣布: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产生和消耗的二氧化碳大致相等)目标。 (1)植物的光合作用是自然界消耗二氧化碳的最重要途径之一,人们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