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008581

八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课件(共59张PPT)

日期:2024-11-2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2次 大小:1376614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
  • cover
(课件网) 课外古诗词诵读 01 品读诗句,体会诗人的情感。(重点) 02 借助意象,感悟意境美,学习诗歌的写作手法。(难点) 课时目标 知人论世,积累知识 【一】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生平不详,可能是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一生仕途失意,却颇具诗名,长于五言诗,以山水田园诗著称,意境清远,风格淡然。其边塞诗也很有成就。代表作有《题破山寺后禅院》《宿王昌龄隐居》等。 走近作者 本诗选自《全唐诗》卷一百四十四(中华书局1960年版)。破山诗,即今江苏常熟虞山北麓兴福寺。禅院,寺院。诗人由于仕途失意,所以寄情山水,浏览名山古刹,寻幽探胜,写下了这首诗。 探寻背景 借助注释,初读诗歌 【二】 朗读诗歌 听名家朗读 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 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chán)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lài)/此/都寂,但余/钟磬(qìnɡ)/音。 借助注释,用流畅的语言翻译诗歌。 答案 清晨我进入这古老寺院,初升的太阳照在山林上。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掩映在繁茂的花木丛中。山中明媚的景色使鸟怡然自得,潭中影像使人心中俗念消失。此时此刻各种声响都沉默静寂,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 翻译诗歌 涵泳推敲,品读诗歌 【三】 1.赏析首联“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答案 首联落笔勾勒出清晨时分后禅院四周的环境。一个“入”字,写出了古寺美景之幽远,一个“照”字,将旭日东升的勃勃生机刻画得出神入化,透露出诗人欣喜昂扬的情绪。 2.“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中的“深”字历来为人所称道,说说你对这个字的理解。 答案———深”即“幽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禅院中花木繁盛、幽深安静的环境。 深入探究,学习写法 【四】 诗人是怎样巧妙地将景、情、理融为一体的? 答案 景:诗歌描写了日照山林、曲径通幽、花木青葱、山水空明、钟磬声声等景,营造了一种清幽雅致的意境。情:禅房(院)环境的清幽雅致、山光水色的清明空灵,正与诗人去除杂念、追求禅意的心境相契合,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理:“曲径通幽”蕴含了人生道路曲折、漫长(深远),需要人们不断探索的哲理。诗人就是这样巧妙地将景、情、理融为一体的。 本诗通过写破山寺中的高林、曲径、花木、山水等景物,运用以静显静、以声衬静的表现手法,营造出幽深寂静、安祥和平、自然高远的意境,表现了作者追求清净隐逸生活的思想。 小 结 知人论世,积累知识 【一】 《送友人》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出生于西域,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有“诗仙”之称,是继屈原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夸张。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走近作者 本诗选自《李白集校注》卷十八(上海古籍-出卷网-1980年版)。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城外送别友人的情景。写作时间、写作地点、所送何人不明。诗题点明了写作内容。 探寻背景 借助注释,初读诗歌 【二】 朗读诗歌 听名家朗读 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hénɡ)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zī)去,萧萧/班马鸣。 借助注释,用流畅的语言翻译诗歌。 答案 青翠的山峦横卧在城墙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围绕着城的东边。在此地我们相互道别,你就像孤蓬那样随风飘荡,到万里之外远行去了。浮云像游子一样行踪不定,夕阳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恋。频频挥手作别从此离去,马儿也为惜别声声嘶鸣。 翻译诗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