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017298

湘美版 九年级上册 美术 第1课 走下神坛 课件(共30张PPT)

日期:2025-09-24 科目:美术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9次 大小:2539810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美版,九年级,上册,美术,1课,走下
  • cover
(课件网) ———耶稣的母亲。根据福音书中的记载,天使长加百列通知她因圣灵感孕耶稣时,她已和圣约瑟订婚。福音书中关于她的其他记载包括她访问施洗者圣约翰之母以利沙伯;耶稣诞生;玛利亚将耶稣带到圣殿献给上帝;博士朝拜耶稣;约瑟、玛利亚携带幼儿耶稣逃往埃及;在加利利的迦拿参加娶亲筵席;耶稣讲道时玛利亚想见耶稣;她亲见耶稣受刑而死等。东正教、罗马天主教教徒和大部分新教教徒都肯定耶稣的神圣性,并认为玛利亚虽怀孕生耶稣但并未丧失童贞。罗马天主教会也提出无原罪始胎和圣母升天的说法。天主教教徒向玛利亚祈祷,并把她看作仲裁者。 “圣母子”由来 “圣母子”由来 这是世上最广为人知的一对母子,玛利亚以圣洁的处女之身孕育了人类救世主耶稣,她如所有母亲一样,倾注心血抚养圣子,只是她的爱更为纯洁与博大。幼年圣子依偎在圣母怀中的形象庄重而不失温情,从古至今,无数大师倾注毕生心力刻画这对非凡的母子,这对人性与神性交辉的形象。 “圣母子”画像 “圣母子”画像 《椅中圣母》拉斐尔 (意大利)约1514年 试分析作品: 动态和神情 线条与构图 色彩与质感 你有什么 不一样的 看法呢? “圣母子”演变 小结:宗教对美术作品的影响深远,人们对宗教的追求变化会导致艺术作品风格的改变。 “圣母子”演变 欧洲是宗教的大洲,中世纪是教会的世纪。绘制宗教人物必须严格遵照宗教的表达方式,不注重客观世界的真实表现。所以文艺复兴打着复兴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的旗号,披着宗教的外衣,传播人文主义思想。 随着文艺复兴的到来,艺术家们逐渐将自己的思想与情感融入宗教题材的创作中,使得宗教人物形象越来越世俗化。圣母像慈祥,美丽,像人不像神,表现了人性的美好,所以广为流行。从微观的角度看,艺术家也信奉宗教,所以赞美人性,赞美母爱。赞美人的美丽,圣母像是最好的题材。 古希腊、古罗马美术 掷铁饼者 米隆 公元前450年 命运三女神 菲迪亚斯 公元前447—438 不同时期绘画 阿甲利斯与阿札克斯战后休息 古希腊时期 黑绘陶瓶 弯曲宝座上的圣母和圣婴 中世纪美术拜占庭艺术 犹大之吻 乔托(意大利)约1305年 “圣母子”演变 金莺与圣母 油画 拉斐尔 意大利 1507年 明暗调子丰富,人物与背景相互烘托,空间主次感强。 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的含义是“再生”、“复活”,是希腊和罗马的古典形式在世界文学、艺术和建筑中的复活。但文艺复兴不仅仅是简单的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再现,更重要的是这一复兴将人类的科学精神与创作才能结合起来,开启了整个欧洲的近现代文明。它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巨人的时代。 这一伟大的复兴始于13世纪末的意大利,佛罗伦萨是其中心,艺术家创造了许多歌颂人、歌颂生活和自然的画卷,他们或借圣经题材,或神话题材,或直接面对现实来表现对生活的乐观与信心。 文艺复兴初始阶段 14世纪初是一个“原始文艺复兴”阶段,又称开端期 乔托,(1266-1337) “欧洲绘画之父”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雕刻家,画家和建筑师,被认定为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开创者,被誉为“欧洲绘画之父”。其代表作有:《逃亡埃及》、《犹大之吻》等。 文艺复兴初始阶段 乔托注重空间的深远关系与人物的立体表现,其艺术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倾向。 文艺复兴初始阶段 《犹大之吻》是《圣经》故事之一,犹大是出卖耶稣的叛徒。在逾越节的晚餐桌上,耶稣指出他是出卖主的人。他知道自己已经暴露,就提前溜走,立即去给敌人引路前来捉拿耶稣,他以亲吻作为暗号。画面上表现的是犹大带领了一队兵马,还有祭司长和法利赛人的差役,直奔耶稣,要与他亲吻。画面上耶稣双目盯紧犹大,满眼怒火;犹大则十分紧张。四周则充满着骚动,气氛极其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