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022220

【核心素养目标】粤教粤民版《劳动技术》三下 第四单元第4课《植树》课件+教案+素材

日期:2025-04-19 科目:劳动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80次 大小:19927342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四,教案,课件,植树,4课,单元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6课《植树》教学设计 课题 植树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劳动技术 年级 三年级下 核心素养目标 劳动观念:通过参与植树活动,认识到自己的劳动可以改善环境和社区,培养出对劳动价值的尊重和认可,同时意识到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劳动能力:参与植树活动,学习如何正确使用园艺工具、种植技巧和团队合作,提高自己动手能力和协作能力。劳动品质与习惯:在植树过程中培养细心、耐心和责任感,养成保持整洁、遵守规则和关注安全的习惯,以确保植树活动的成功进行。劳动精神:通过参与植树,培养勤劳、坚韧和不怕脏累的劳动精神,了解劳动的意义和成就感,促进个人全面发展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1、了解植树造林的好处。2、认识植树的工具材料。3、了解植树树坑的要求。 教学难点 1、设计植树活动的方案。2、动手实施植树的活动。 教学准备 水桶、铁锨、树苗。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第15课 《植树》板书课题。视频导入:《植树造林好处多》导语:树木可以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使我们的空气更加清新、环境更加美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树木也为各种动植物提供了重要的栖息地和食物来源,促进生态平衡的形成。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阳春三月,让我们带上工具,一起去植树吧。植树行动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也是我们对未来世代的责任与关爱的具体实践。 观看视频,思考、讨论植树造林的好处有哪些?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激发勤劳、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讲授新课 一、工具和材料1、水桶、铁锨、树苗。2、土球是一种固定在树木根部的土块,通常包裹着树木的根系,用于移植和重新种植树木。二、技术要点植树树坑的要求。(1)树坑的质量直接影响树木的移栽成活和生长,树坑的大小、深浅要根据树木根系或所附带的土球大小、土壤状况来确定。(2)一般应比所种树木的根系或土球大,深度以50厘米左右为宜。挖坑时应注意坑的上下口径一致,以免栽种时根系不能舒展或填土不实。三、方案设计植树节前后,学校要进行植树活动,需要提前设计活动方案。(1)活动主题。(2)参与人员。(3)集合时间。(4)集合地点。(5)分组分工。(6)安全注意事项。四、动手实施1、选苗。在栽植前,事先去苗木基地或者集市挑选适合移栽的苗木:剪掉侧枝、适量留芽处理;生长健壮,起苗时土球大、根系完好。2、挖坑。根据树苗的特点,按一定的间隔距离确定位置,做好标记在标记处根据树苗根系的大小挖坑。挖坑时要将表层的熟土(即人们开垦的土)、下层的生土(多为黄土)分别倒在坑的两侧。3、栽植。(1)先用手轻轻将树苗的根系舒展开,再把树苗直立在坑内,填入全部的表层熟土。(2)当土填到坑穴的一半时,用手轻轻将树苗向上提一下使根系舒展。(3)把生土填满坑,用脚把土踩实后,浇透水。(4)待水渗下后再在树干基部覆盖一层薄土。4、浇水。(1)新栽种的树苗应当适量补水,除当日浇透外,2~3天后浇第二次水,7~10天后浇第三次水。(2)补水量要适当。小树苗要少浇水,大一点儿的树苗可多浇水。5、养护。(1)浇水后如出现土壤沉陷致使树苗倾斜,应及时扶正、培土、补浇。(2)冬季可用干草包扎树干帮助树苗过冬。(3)了解植物习性,制作标牌,进行挂放,并负责树木的日常养护,如浇水、除草等。五、知识拓展1、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又名帝象,化名中山樵,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创立了《五权宪法》。他首举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两千年封建帝制”。2、观看视频《植树节的简介》。 认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