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054225

3 “贝”的故事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日期:2024-05-07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7次 大小:2119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故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cover
《“贝”的故事》(第1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贝”的故事》是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三课,本单元是识字单元,围绕“传统文化”主题编排了《神州谣》《传统节日》《“贝”的故事》《中国关食》4篇课文。课文形式活泼,内容丰富,便于引导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识字学词,激发儿童的识字兴趣,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本单元的课文以浅显的韵文为主,易读易记、识字、写字教学是本单元的重点教学内容,其中出现的生字,大部分是形声字。课堂上,要给学生充分朗读的时间,在读中识字,突破“音”和“形”的难点。要继续引导学生运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字,帮助学生建立生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不断发现汉字的奥秘,感受识字的乐趣,激发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 《“贝”的故事》介绍了“贝”字的由来、演变及发展,共有两个自然段,第-自然段引出“贝”字;第二自然段主要讲贝壳因为漂亮、珍贵又便于携带、不易损坏,人们把它当作钱币使用,因而贝字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系,课文由一个简单的“贝”字引出一系列的汉字,并由“贝”的字义,指出用“贝”作偏旁的一系列汉字的大致意思。课文用4幅图简单明了地展示了“贝”字演变的过程。教学中.图画与课文内容相互映照,可帮助学生直观感受“贝”字的形态变化过程。 二、教学目标 (一)通过猜一猜游戏引出甲骨文,初步了解甲骨文文化。 (二)通过微课引入、图文结合、联系生活、情境创设等方法,认识“甲”“骨”“类”等16个生字,会写“贝”“壳”“甲”“骨”4个生字。 (三)通过多种形式朗读课文,了解“贝”字的起源,贝的作用以及借助偏旁学习“贝字旁”的生字。 (四)通过不断发现“贝”这个汉字的奥秘,感受识字的乐趣,激发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甲、骨”等1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漂”,会写“贝、壳”等9个字,会写“动物、贝壳”等9个词语,积累“珍、币”等生字拓展的12个词语。 教学难点:朗读课文,本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四、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包含“贝”字的微课)。 (二)学生准备:“赚”“购”“赔”“贫”等字卡,用于四人小组交流识字。 五、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引入:通过玩“看图猜字”的游戏引出新课。 2.(出示课件:“鱼”“龟”“目”“眉”等字的甲骨文图片)学生通过观察图片猜汉字,说说是根据什么来猜的、 3.教师引出并介绍甲骨文。 甲骨文因镌刻、书写于龟甲与兽骨上而得名。它是中国现存的最古老的文字,目前被发现有四千五百多个,其中能认出的还不到两千个。(课件出示甲骨文图片及相关资料介绍) 4.教师导入新课。 这一片片甲骨上藏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其中的一个-“贝”的故事。(学生齐读课题,师生合作书写“贝”字) (二)预习反馈,整体感知 1.反馈预习单上选择正确的读音这道题。 漂亮(piào piāo) 珍贵(zhēng zhēn) 饰品(shìsì) 赚钱(zhuàn zuàn) 当作(dàng dāng) 贫苦(píng pín) (重点纠正“当作”这个词的读音) 2.学生大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声音响亮、 3.读完交流,说说这篇课文写了什么。(课件出示全文) (1)指名说。(相机板书:“贝”字的起源、贝壳的用途、“贝字旁”的字。 (2)指名学生参照板书,连起来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这篇课文讲了“贝”字的来历,贝壳的用途和“贝字旁”的字。 (3)同桌互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微课引入,生活识字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认读词语:“甲骨文”“贝类”。 3.认识“贝”字的甲骨文,了解它的演变过程。 (1)观看微课、(微课播放“贝”字演变过程:甲骨文、金文的“贝”字像贝壳张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