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054230

2 传统节日 第一课时 教案

日期:2024-05-07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4次 大小:6902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传统节日,第一,课时,教案
  • cover
《传统节日》(第1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传统节日》是统编教材第五次识字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课文以韵文的形式展现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蕴含着中华儿女的家国情怀,散发着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在空间上的传播和时间上的传承, 全文共8句话,前7句按时间顺序分别介绍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7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和相关习俗、第八句和第一句遥相呼应,有一种循环往复、四季轮回的美。文章句式整齐、节奏轻快,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师要带领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了解不同的传统节日和相关习俗,感受文本的韵律美。对于识记、理解中容易出现偏差的字词,例如“传”“祭扫”等,通过字理探究、联系生活、借助图片等方式落实,达成识字的有效性。 本文的内容简洁,教师采用资料补充学习法。“导学单”中要求学生搜集关于传统节日的文化知识,实现认知补充,旨在提高学生搜集整合资料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感受传统节日的美好寓意,激发探究传统节日文化的兴趣。 二年级是自主预习能力培养的起步阶段,精心设计预习单,让学生根据要求操作,旨在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意识和习惯,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另一方面,便于教师更好地聚焦真实学情,走向精准教学。 二、教学目标 (一)通过反复朗读、字理探究、联系生活、借助图片、偏旁归类等方法识字,能正确认读“传”“统”等15个生字;基于预习起点,正确、端正地书写“闭”“热”“闹”3个生字。 (二)学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边读边画出课文介绍了哪些传统节日以及传统习俗。通过打节奏读、师生配合涌读,感受韵文的节奏美。 (三)学习课文第一、二句话,了解春节、元宵节这两个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以及过节时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感受传统节日的美好寓意。 三、教学重难点: (一)认读会写本课生字。 (二)初步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能按时间顺序排列。 四、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准备多媒体交互式课件,课前检查“导学单”的完成情况, 搜集传统节日的相关文化知识;写着7个传统节日名称的词语卡片。 (二)学生准备:课前预习课文,完成“导学单”。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节日、请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节日有哪些, 2.课件出示:传统。补充课题、 (1)概念介绍:那么多的节日,有一些是咱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的.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传统节日。 (2)出示“传”的字理图,引导学生观察. (3)交流小结:左边的字形像人,右边像一辆马车和一双手,表示驾着马车,把东西传递给他人 (4)强调“传”关键笔画。在古代,传递东西可不容易:这个字里有一个特殊的笔画———竖折撇,表示它拐了一个又一个弯。(带领学生书空,强调一笔完成) 3.板书课题,指导读题,读准“传”———翘舌音。 (二)反馈“导学单”,学习生字 1.归类识记字音。 (依次出示“导学单”里学生归类的3组生字:三拼音节、后鼻音、翘舌音)(指名读,开火车读,领读,老师相机正音) 2.字理探究,识记“祭”。 (1)出示“祭”,让学生说说它其中的哪个部位容易出错。 (2)出示“祭”字理图,引导观察。 (3)交流小结。造字之初,“月”表示肉;右边字形像手,中间像祭祀用的桌子,表示手拿着肉来祭祀神灵和祖先。引导学生理解“祭”的意思———祭祀.“祭扫”的意思———祭祀和扫基。 3.联系生活,识记“巷” (1)出示小巷图片,观察其特点。(预设:窄窄的、小小的) (2)出示并认读带“巷”的词语:小巷、大街小巷、街头巷尾、 (3)说说要提醒大家特别注意哪一笔。(“巳”,要封口) (4)出示生活中写错“巷”的巷名图片,以儿歌帮助识记:巷子小小,门儿ギ车。 (三)初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