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专项测试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15分) 一、单选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小明将一块干冰放入水杯中,水中出现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同时水面上方出现大量“白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泡中是水蒸气 B.“白气”是水蒸气 C.“白气”是液化现象 D.干冰放热 2、小明对生活中的热现象的解释或做法正确的是( ) A.衣柜中的樟脑丸时间长了会变小甚至消失,是一种汽化现象 B.夏天从柜中出的饮料瓶外有“流汗”现象,是由于瓶内的饮料扩散导致 C.将湿衣服晾在通风且光照充是的地方有利于加快水分蒸发 D.寒冬的玻璃窗户上常常会有一层“水汽”,应当从室外擦玻璃才能擦干“水汽” 3、医护人员所戴的护目镜容易起水雾。护目镜上水雾的形成与下列现象成因相同的是 A.玻璃上的“冰花” B.嘴里呼出“白气” C.湿衣服变干了 D.雪人直接变小 4、下列一些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分析正确的是( ) A.撒盐可以促使雪熔化,说明盐可以提高雪的熔点 B.严冬,窗户上的“冰花”结在玻璃的外侧 C.热水瓶口的“白汽”是瓶外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液化石油气是常温下利用压缩体积的方法液化后储存在钢罐中的 5、下列中华古诗中涉及到的有关物质,对它形成的物态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 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霜的形成过程是凝华现象 B.“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唏”露的形成过程是汽化现象 C.“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雨的形成过程是升华现象 D.“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雪的形成过程是凝固现象 第Ⅱ卷(非选择题 85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北京冬奥会采用了最先进的二氧化碳制冷技术。如图,地下制冷管道内的液态二氧化碳汽化 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使地面温度降至零下十几摄氏度;接着往地面上浇水,水就会 _____ 成冰。(填写物态变化名称) 2、图是以天津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翡翠蝈蝈白菜和芍药雉鸡图玉壶春瓶为原型的文创雪糕,夏天揭开雪糕的包装纸会看见“白气”是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在此现象形成的过程中要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3、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汽化过程要_____热,液化过程要_____热。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蒸发是在_____温度下,只发生在液体表面,缓慢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只在_____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激烈的汽化现象。 4、端午节时很多人家会煮粽子。煮粽子的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_____;打开锅盖取粽子时要注意防烫伤,因为水蒸气液化_____(填“吸热”或“放热”);将剩下的粽子放入冰箱冷冻后再取出时,粽子表面有一层白霜,这是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5、如图所示,在做“观察水蒸气液化”的实验中,敞口烧瓶中的水蒸气上升后遇到金属盘液化成水珠滴下来,这一过程中水蒸气是通过_____的方法液化的。同时发现金属盘的温度升高,这说明了液化_____。为了使液化现象更明显,可以对金属盘采取的措施是_____。 三、简答题(5小题,每小题7分,共计35分) 1、炎热的夏天扇扇子会感到凉快,请你用相关的物理知识说明其中的道理。 2、吃火锅时,小玉对着刚从热腾腾的锅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