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083991

第五单元 小调集萃 演唱>沂蒙山小调 教学设计(表格式) 2023—2024学年人音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4-05-19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5次 大小:80404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小调,第五,2023,七年级,音乐,初中
  • cover
《沂蒙山小调》教学设计 ———在品味歌曲情感中成长 一、单元教学设计说明 1、依据课标要求,落实核心素养“人音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小调集萃是继七年级上册劳动号子的学习之后,继续学习江苏民歌《无锡景》、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湖南民歌《一根竹竿容易弯》、河北民歌《小放牛》等四首小调及湖北民歌《龙船调》、山西民歌《桃花红杏花白》、京剧传统折子戏《小放牛》其他 3 首作品。这个单元设计的主线是小调音乐的共同特性(衬词、地方语言),沿着这条主线延伸出来各自地域文化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 从歌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牢记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2、依托理论系统,单元整体设计本单元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改革创新提出的“八个相统一”要求,《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等思政课建设文件为政策与政治依据,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教育理论依据,基于小初高学段一体化教学考量,整体设计单元教学,探索学科融合式教学,帮助初中学生养成良好品德,形成健康的心理和正确的价值观。 二、单元目标与重点难点 1、单元学习目标 审美感知:通过聆听、体验、感受的方法让学生了解中国各地区的风土人情,激发学生学习民歌的兴趣。从视觉、听觉两个方面增强学生体验感,逐步培养学生的歌唱表达能力。体验感受各地小调独特的韵味与魅力,理解民歌的形成与地理环境、历史文化、语言习俗等因素密切相关。 艺术表现:通过反复聆听、范唱、跟唱能够用当地方言演唱《无锡景》、《沂蒙山小调》、《一根竹竿容易弯》、《龙船调》,以生生配合、师生配合、男女配合等多种形式表演歌曲,培养学生的视唱能力、合作能力。了解中国民歌创作多运用中国五声音阶,认识民歌中鱼咬尾的创作手法,积极参与创编民歌,培养其创编能力。 文化理解:通过欣赏、演唱江苏民歌《无锡景》、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湖南民歌《一个竹竿容易弯》、湖北民歌《龙船调》,了解民歌的形成与地理环境、历史文化、语言习俗等因素密切相关。通过自发的体验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并对中国民族歌曲产生兴趣。 2、单元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能分别用江苏方言演唱《无锡景》,山东方言演唱《沂蒙山小调》;知道方言和衬词在民歌中的作用基于作品特征的音乐活动设计,在歌曲中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2)教学难点从学生最熟悉的语言习俗入手,再引导学生关注旋律的曲式及调式结合演唱,唱出江南小调地韵味;通过欣赏不同地区的民歌,认识民歌的形成与地理环境、历史文化、语言习俗等因素密切相关。 三、单元设计整体教学思路 以方言和衬词两个主要音乐元素为基础进行创意学习,开发一课时《无锡景》、二课时《沂蒙山小调》、三课时《一根竹竿容易弯》和《龙船调》的课例。以欣赏导入继,再回归生活本身的艺术创作。在教学的过程中用 2 课时辅导学生学会一步步分析民歌中小调的特点,用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让每位学生参与进来。在欣赏和学唱中给学生提供了创作的源泉。通过之前的学习分析,已经认识民歌小调及体验,创意练习教学循序渐进进入到自主学习及表现阶段。在整体教学设计上,本单元坚持由知到行的认知规律,设计 3个课时,联动课前、课中、课后实现目标。通过课前策动,引导学生关注情绪情感生活;通过课堂活动和完成任务,从歌曲中引导学生观察情感的变化,初步学会创造、积累和传递美好的情感体验;通过课后拓展和落实行动,引领学生做情绪情感的主人,从而改变生活,促进单元学习目标的实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入心灵,形成健全人格、完善性格、涵养情怀,达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本单元的核心主题为学生学唱红歌《沂蒙山小调》“在品味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