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四章 地球与宇宙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4节 月 相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了解月相现象及成因,认识月相变化规律及周期;了 解月相变化与农历的关系; 科学思维:能将月相与农历日期相对应,根据信息判断月相类型; 探究实践:利用图片、动画、视频等手段,结合模拟月球运动活 动,探究月相的成因,增强空间想象能力;通过观察、模拟 等方法发现月相周期性的变化,提高合作、交流和语言表达能力; 态度责任:体会观察、模拟在学习中的重要性;保持探究宇宙的 兴趣,形成尊重事实的理念,通过我国诗歌中对月相的描述 教育,形成民族自豪感。 复习导入 1)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_____,北半球各地白昼比黑夜_____,在北极地区出现_____现象。 2) 全球在_____、_____两天昼夜等长。 3)在下面四个节日中,我国黑夜最长的一天是( ) A.劳动节 B.中秋节 C.元旦 D.国庆节 北回归线 长 极昼 春分日 秋分日 C 新知讲解 月球和地球一样不会发光,太阳总是把半个月球照亮。 但我们看到的月球却有圆缺的变化。这就是月相。 活动: 按如图方式进行实验(观察月相现象): 1)打开灯,观察者面朝灯,把一个黑球置于观察者 和灯之间; 2)分别按A→H的逆时针方向观察球被光照亮部分的形状; 3)在图4-23的空心球中用白粉笔涂出不同方位球光亮部 分的形状。 活动: 4)在图4-23的空心球中用白粉笔涂出不同方位球光亮部分的形状。 A B C D E F G H A 新知讲解 不同月相的视效果 注意: ①观察时,应面向月球; ②左东右西。 新知讲解 一、月相 1、月相: 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叫月相。 (1)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 (2)月球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 被太阳照亮的部分; (3)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月相亮 面大小、方向也就不同。 (点击图片可播放) 新知讲解 2、月相的成因: 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动。地球上的人所看到的、被太阳光照亮的月球部分的形状也有规律地变化,从而产生了月相的变化。 (点击图片可播放) 活动: 1)在图4-25的四个空白的圆中用铅笔画出在地球上观察到的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的月相(用斜线画出暗部)。 2)总结月相的变化规律。 新月 上弦月 下弦月 满月 3、月相变化规律: (1)从月初到月底,月相变化依次为: 新月→娥眉月→上弦月→盈凸月→满月→亏凸月→下弦月→残月→新月 (2)四种典型月相: 初一:新月 初七、八:上弦月 十五、六:满月 廿二、三:下弦月 新知讲解 4、特殊月相:新月、上弦月、满月和下弦月: (1)新月:农历初一前后,太阳、月球、地球一直线排列,且月球位于中间位置,月球背着太阳一面朝向地球;从地球上观察到月球是暗的; (2)上弦月:农历初七、八前后,日地连线与 地月连线相垂直,月球西侧被阳光照亮,从地球上 观察,西侧一半月球有月光; 地球 新月 上弦月 新知讲解 (3)满月:农历十五、六前后,太阳、月球、地球一直线排列,且地球位于中间位置,月球被太阳照亮一面朝向地球;从地球上观察到月球是明亮部分是圆亮的; (4)下弦月:农历二十二、三前后,日地连 线与地月连线相垂直,月球东侧被阳光照亮,从地球 上观察,东侧一半月球有月光。 下弦月 满月 新知讲解 月 相 月相图 日月地位置 位置图 视觉形状 出现时间 新 月 上弦月 满 月 下弦月 大致在一条直线上(月居中) 大致成直角 大致在一条直线上(地居中) 大致成直角 不可见 半圆 亮面朝西 半圆 亮面朝东 圆形 初一 十五、六 初七、八 廿二、三 (5)月相变化规律: 新知讲解 (6)月球始终只有一面对着地球: 现象:月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