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10课《宇宙之旅》 【课题与课时】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10课《宇宙之旅》(2课时) 【课标要求】 课程标准,对第三学段“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阐述为:运用线条、形状、色彩、肌理和空间等造型元素,以绘画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合适的工具、媒材,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表达思想与情感。尝试用线条、形状和色彩进行绘画表现活动,认识常用颜色。通过对各种美术媒材、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索及实验,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学习目标】 1.通过运用形状、色彩等造型元素和对比和谐、对称均衡的形式原理,表现宇宙之旅教学的情景,了解宇宙飞船的主要结构。提高图像识读,视觉形象。 2.尝试用写实、抽索、装饰造等造型表现方法,学习和利用各种废弃物制作宇宙飞船。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养成审美判断,创新实践能力。 3.通过体验创作的乐趣,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究精神,使其学会表达想想与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提升美术素养。 【教学重难点】 评价任务1能否积极搜集本课的相关资料并了解宇宙飞船的相关知识。 (检测学习目标1) 评价任务2:能否运用废弃的材料创作各种宇宙飞船创意作品。检测学习目标2) 评价任务3:.感知艺术创造的美感,学生体验创作的乐趣。(检测学习目标3) 【资源与建议】 1、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旨在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大胆创新的能力;用废旧材料制作宇宙飞船,则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宇宙是个无限而遥远的空间,充满了无穷无尽的奥秘,认识、探索宇宙是人类不断追求的梦想。教材篇首语、中国首位飞上太空的女航天员刘洋的图片及飞船发射场景等,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科学、亲近科学的情感,激励学生成为我国未来航空航天事业的设计者和探索者,并造福人类。 通过这一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宇宙飞船及航天事业的相关知识,用主题绘画、手工制作等多种形式表现自己对未来航空航天事业的美好愿望。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尝试利用它们进行创作,使学生提高综合运用美术的能力,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2、 在《宇宙之旅》一课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观察--分析--联想--创作”的教学策略,即从观察分析宇宙飞船的结构入手,了解宇宙飞船的相关知识,学习、掌握设计宇宙飞船的方法,并通过欣赏作品范例来激发学生的设计、制作兴趣。在制作环节,可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用不同的方法、材料描绘和制作宇宙飞船。小组协作,大胆想象并创造出与众不同的 宇宙飞船。 【学习过程】 学习活动一:欣赏激趣,导入新课 1.组织教学。 2.同学们,你们听过“嫦娥奔月”的故事吗 它象征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这个梦终于在2003年10月15日实现了。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播放课件: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乘“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视频)。(学生答:略) 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科技水平的提升,继“神舟五号”之后,我国又有多艘宇宙飞船进人太空。(出示图片)今天,让我们也来乘坐宇宙飞船进行一次宇宙之旅吧!(板书)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3.引导学生欣赏宇宙图片,感受作品所体现的宇宙的浩瀚和美丽。 5.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组讨论。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学习活动二:直观分析,了解新知 1.各组学生把各自搜集相关宇宙的各种资料及图片进行展示然后回答。 谈论宇宙飞船,掌握宇宙飞船的基本知识,形状、用途及构造,激发创作欲望。 2.师生共同找出飞船的主要结构。 3.师总结学生们搜集到有关宇宙飞船的相关知识。 4. 小组讨论 如果让你来设计一个宇宙飞船,你想设计一个什么样的呢 (小组讨论)请一名同学上来把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