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巩固训练1) 【课时衔接】 1.(大气压的存在)在易拉罐中注入少量的水,用酒精灯对易拉罐加热,待罐口出现白雾时,将罐口堵住,撤去酒精灯,让易拉罐冷却,观察到易拉罐变瘪了,这一现象说明了 的存在。罐口出现白雾是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2.(托里拆利实验测量大气压)陈老师在实验室做托里拆利实验并录制成微课,整个实验过程操作规范、正确,图为一部分微课截图,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在玻璃管中灌满水银是为了排尽管内空气 B.大气压支持着玻璃管内的水银柱不会下落 C.实验室环境中大气压的数值等于75 c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D.玻璃管倾斜影响实验测量结果 【基础通关】 3.用吸管吸饮料时,吸走管内一部分空气,使管内气压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管外液面大气压,饮料就在外界 的作用下进入嘴里。 4.下列事例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 A.轮船漂浮在水面上 B.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 C.拦河坝修成“上窄下宽” D.马德堡半球实验 5.如图,这是一种“吸盘式”挂衣钩。将它紧压在平整、光洁的竖直玻璃上,可挂衣帽等物品,它的主要部件是一个“橡皮碗”,下面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被玻璃“吸”住后,皮碗内的气压小于大气压 B.皮碗内挤出的空气越少,吸盘贴在玻璃上就越紧 C.皮碗与玻璃之间的摩擦阻止衣物向下移动 D.不能紧贴在粗糙的水泥墙壁上,粗糙面与吸盘之间有缝隙、会漏气 6.小华同学想用空易拉罐来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下列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 A.用酒精灯加热空易拉罐一段时间后,将易拉罐封闭 B.将空易拉罐密封后,放入密闭的玻璃钟罩内,用抽气机将钟罩内的气体抽出 C.用吹风机对着空易拉罐口吹风 D.用注射器抽取密封空易拉罐中的空气 7.现实当中,人们的许多活动、做法都跟我们学过的物理知识有关,下列对涉及压强的事例论述不正确的是 ( ) A.用吸管能把饮料吸入嘴里,其实是大气压强的作用 B.图钉帽面积大是为了增大手指对它的压强 C.用高压锅煮食物熟得快是因为锅内气压加大使液体(锅内的水)的沸点升高 D.拦河坝坝堤筑成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坝里的水)的压强随深度增大而增大 【素养提升】 8.小明取两个挂东西的小吸盘,按图甲对接,挤出吸盘内部的空气,然后拉开吸盘,拉开吸盘需要用较大的力,这说明了 的存在。小明由此联想到:把吸盘吸在固定的光滑平面上(如图乙所示)可以粗测大气压的值。他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 、 。 9.小明同学自己设计了一个粗测大气压强的实验:把两个橡胶皮碗对在一起,用力挤出中间的空气,如图所示,把皮碗悬吊起来,在皮碗下挂重物,逐渐增加所挂的重物,测出最多能挂的物重G,再测出此时皮碗的直径d,皮碗的重忽略不计,则根据这些数据计算大气压p的公式是 。若吸盘内的空气不能完全排出,则大气压的测量值比实际值偏 (选填“大”或“小”)。 10.如图所示,一根两端开口的粗玻璃管,一端扎上橡皮膜,灌满水后倒置在水槽内,用铁钉在橡皮膜中央刺一小孔,则 ( ) A.管内的水面位置不变 B.管内的水向上喷出 C.管内的水面位置下降 D.以上情况均可能 11.如图所示,矿泉水瓶盖侧面有凹凸不平的条纹,便于旋开瓶盖;带有橡胶塞的口服液所配置的吸管,其表面也有棱状条纹,便于吸上口服液,联系所学的物理知识,分别说明上述两个实例中条纹的作用。 12.“拔火罐”是我国传统医疗的一种手段。如图所示,医生先用点燃的酒精球加热小罐内的空气,随后迅速把小罐倒扣在需要治疗的部位,冷却后小罐便紧贴在皮肤上。已知大气压为1.0×105 Pa,小罐开口部位的面积为10 cm2,罐内空气冷却变为室温时其压强为9.0×104 Pa,不计小罐的重。求: (1)罐内空气对皮肤的压力; (2)皮肤对小罐的支持力。 参考答案 课时衔接 1.大气压 液化 2.D 基础通关 3.小于 大气压 4.D 5.B 6.C 7.B 素养提升 8.大气压 拉力的大小 吸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