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120236

七年级科学下册(浙教版)3.6摩擦力(教学设计 表格式)

日期:2025-05-10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5次 大小:341692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七年级,科学,下册,教版,摩擦力,教学设计
  • cover
3.6 摩擦力(教学设计) 年级 七年级 授课时间 课题 3.6 摩擦力 教学 目标 科学观念:了解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学会摩擦力方向的判断方法;知道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了解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科学思维:经过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能表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提高观察、分析和动手能力; 探究实践:通过科学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控制变量法在物理研究过程中的应用,培养学生乐于参与、勇于创新的意识和设计实验、分析概括的能力; 态度责任:感受生活中的摩擦力,增强对学习摩擦力的兴趣,感受生活中到处都有摩擦力,科学就在身边,对科学不惧怕,并且产生好奇。 教学 重难点 重点: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摩擦力的方向;受力分析;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难点:摩擦力的方向;静摩擦和滑动摩擦。 学情 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浙教版七下第三章第6节,本节主要内容:认识摩擦力,知道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摩擦力方向的判断方法,并且能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通过小组探究活动,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并且利用生活的观察和理解,提出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本节课是基于基础的力学知识展开的。前面学习了如何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有利于学生在本节课对物体受到的摩擦力进行分析,起到了承上的作用。认识新的力,也有利于巩固学生之前所学习的知识。摩擦力在生活中很常见,有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更好的将科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本节内容拟用1课时完成教学。 教学 准备 课件、课本、活动器材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新 课 导 入 汽车正在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面有人横穿马路,于是立即踩下刹车,从而避免了一场车祸。 思考:你知道是什么力使汽车速度减小直至停止吗? 观看图片,思考是什么力使汽车速度减小直至停止? 新 知 讲 授 一、摩擦力的存在 1.摩擦力 活动 1.用手推一下放在桌面上的木块,使它运动起来,观察木块离开手后运动状态有什么变化。你能解释这个现象吗? 现象:木块速度越来越小,逐渐停下来。 2.将手掌紧压在桌面上,并慢慢拖动,使手在桌面上滑动。你的手掌有什么感觉? 现象:感受到桌面对手掌有阻碍作用。 3.将牙刷的刷毛直立在课桌上,用力推或拉动牙刷,观察刷毛弯曲的方向与牙刷运动的方向的关系。 现象:刷毛弯曲的方向与牙刷相对地面运动的方向相反。 总结: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运动时,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用f表示)。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 由以上活动可知,摩擦力的作用点在接触面上,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知道了摩擦力的作用点、方向,那么怎么知道摩擦力的大小呢? 摩擦力的大小我们可以通过弹簧测力计测定,并通过平衡力的原理求出摩擦力的大小。如图所示: 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原理,它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向右的拉力F和向左的滑动摩擦力f是一对平衡力,两个力相等。则弹簧测力计示数即摩擦力的大小。 两个物体相对运动时会产生摩擦力,两个物体相对静止时是否也会产生摩擦力呢? 活动:纸杯中盛有米,米内插有筷子。将米压紧后,竖直向上提筷子,你看到筷子 连着杯子和米都被提起了 。请尝试解释这个现象。 筷子向上提起时,米相对筷子有向下运动的趋势,筷子与米之间存在着摩擦力。正是这个摩擦力使筷子与米之间保持相对静止,才使得筷子能将杯子提起。 由以上活动可知,两个物体相对静止时,也可以产生摩擦力。 2.摩擦力的分类 滑动摩擦力: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发生相对运动时,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物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