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120516

人音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山野放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04-29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5次 大小:4600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单元,人音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下册
  • cover
人音版八年级下册《山野放歌》单元整体设计 单元 内容 山野放歌 年级 八年级 课时 3 课标 引领 1、通过“欣赏”,引导学生在音乐作品中体验音乐的情绪和情感,通过了解音乐的表现要素 、表现形式,感知理解音乐的题材与风格等,以达到发展音乐的听觉与感知能力,丰富音乐审美体验,深化音乐情感体验,提升审美感知和文化理解素养的目的。 2、通过“表现”,促进学生掌握声乐、器乐、综合性艺术表演所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在艺术表现中表达思想和情感,丰富音乐活动经验,提升艺术表现素养。 3、通过“创造”,鼓励学生对音乐以及各种声音进行探索,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和创造性思维,开展即兴表演和音乐创编活动,表达个人想法和创意,提升创意实践素养。 4、通过“联系”,引导学生将音乐与社会生活、姊妹艺术及其他学科加以关联和融合,并在欣赏、表现和创造等实践中结合相关文化,理解音乐的人文内涵和社会功能,开阔文化视野,提升文化理解素养。 教材 分析 1、《打支山歌过横排》是一首具有浓郁赣南客家山歌音乐特点的民歌。20 世纪二三十年代, 赣南客家山歌以它质朴的言语、优美的旋律成为当时最主要的艺术形式之一。以其为代表的一批歌曲,随着工农红军的南征北战,在全国广为流传,并被更多的人熟悉和了解,已成为山歌体裁中代表性较强的一类山歌。这首歌曲音域不宽,风格特征独特,易于学生学唱,并在学唱 的过程中可以体验到山歌体裁的艺术特征和风格特点。 "横排"是指两山之间的崎岖山路。兴国方言"唉呀嘞"是一种常用的感叹词,山歌中用来提神,提示对方歌唱即将开始的意思。 2、《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是一首根据信天游的曲调改编创作的新民歌,它以优美的旋律和浓郁的陕北风格深受人们喜爱。选择这首作品作为聆听曲目,学生不但可以从作品中领略到信天游的风格色彩,还可以从作品热烈欢腾的气氛中感受到西北民歌的热情与豪放,同时体验到陕北人民对工农红军的真挚情感。 全曲曲调明亮,旋律优美,描述了红军长征胜利抵达陕北时,正逢满山的山丹丹花开的美丽情景。为了表达的需要,把同一的多音词接二连三地用在一起,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叠词。 3、 《上去高山望平川》是一首青海民歌,是青海"花儿"的典型传统曲调,也是众多花儿中流传广、影响大,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更是一首节奏自由、旋律宽广的原生态民歌。学生可从这首青海花儿中体验到山歌旋律的跌宕起伏、真假声结合演唱等特点。 “花儿"流行在我国西北甘肃、青海和宁夏相毗连的广大地区。是生活在这里的回、汉、东乡、土、撒拉和保安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一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山歌形式。歌词寓意深刻,富于想象,旋律高亢开阔、自由舒缓,富有西北地方色彩特点。乐段由上、下两个乐句构成,乐句悠扬宽长,起伏度大,深刻地抒发了在旧社会中,青年男女纯真的爱情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和封建势力的阻挠而不能实现,只能望"花"兴叹的感慨心情。 4、 《花儿与少年》是一首根据青海花儿改编创作的电声作品,学生在这首作品的聆听中,能够认识和了解到电声音乐的一般知识,听辨各乐段中由电声乐队模拟的各种乐器的音色,加深对变奏和对比曲式结构的认识与理解。 歌曲融入了中国西北民间民歌"花儿"的旋律,其曲调高亢悠扬,歌词淳朴清新,歌曲表达自由率真,有"西北之魂"之称。《花儿与少年》描绘青海高原春天的美丽及青年们像春天般美丽的爱情。花儿般的姑娘,踏着轻盈的舞步,唱着迎春之歌,来到画一般美丽的山野,她们的歌声吸引了英俊的少年。 5、《巴蜀山歌》是鲍元恺先生创作的大型管弦乐组曲《炎黄风情》中的第四组曲。本单元选取了第四组曲中的《槐花几时开》》和《太阳出来喜洋洋》作为聆听曲目,可以让学生从另一角度去体验山歌的美感。器乐化的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