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133116

【决胜2024】中考历史三轮 高频考点3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试卷(word版+PDF版)

日期:2024-06-2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6次 大小:72476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民族,+PDF,word,试卷,交往,对外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频考点3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涉及考点:魏晋民族交融、隋唐民族交融、宋朝海外贸易、唐朝对外交往 1.它沿着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分成南北两道,两道的起点俱为敦煌。汉武帝时在敦煌西南设阳关,西北设玉门关,控扼两道的出入,敦煌成为中古时代最耀眼的“国际都会”。“它”指的是( ) A.丝绸之路 B.大运河 C.驿站 D.长城 2.孝文帝于493年假借南征南朝齐的名义,率众南迁洛阳,并在迁都后的三年间推行汉化运动,例如,全用汉官官制、禁胡服胡语、推广教育、改姓氏并鼓励鲜卑贵族同汉人贵族通婚、禁止归葬及度量衡采汉制,并颁诏宣布吸收汉族文化。这些举措( ) A.导致北魏的衰落 B.使少数民族野蛮落后 C.加速民族交流融合 D.促进了江南地区开发 3.(新课标·史料实证)东汉魏晋时期,擅长骑射的匈奴人,逐步由游牧转入农耕生活,发展了冶铁和制陶等手工业。山西南部的羯人,大部分从事农耕,善于织布,喜欢穿青绛色的衣服。西晋时,洛阳贵族官僚,争用胡床、方凳等西北各族的家具。这表明西晋时期的北方( ) A.统一趋势加强 B.民族融合加强 C.政权更迭频繁 D.经济发展繁荣 4.在玄奘西行之前,国人称印度为天竺。此外,印度还有“身毒”“贤豆”等叫法。玄奘在求法时发现这些称呼都不准确,认为译为“印度”比较合适。他回国后,这一译法逐渐流行,沿用至今。这表明玄奘西行( ) A.有利于印度佛教文化的发展 B.促进了中印经济文化交流 C.推动了印度政权的更迭 D.有助于深化对印度的认识 5.8世纪,日本遣唐使节带了很多西域文物到日本首都奈良,这些宝贵文物现在仍在奈良正仓院保存着。所以,奈良正仓院被称为丝绸之路的终点。日本最大的宗教佛教也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的。这能说明唐朝时( ) A.丝绸之路才延伸到日本 B.大量的文物流失到日本 C.佛教传播影响丝路发展 D.丝绸之路促进文化交流 6.船队总是满载货物往返,主要以中国的手工业品换取各国的土特产品,携出的手工业品有丝绸、瓷器、铁器、铜钱等,携归的土特产品应有尽有。该船队的船有“取宝”之名,被称为“宝船”。该船队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 A.彰显中国富裕强盛 B.发展远洋航海技术 C.开通海上丝绸之路 D.学习其他国家文化 7.永乐时期(1403—1424年)、宣德时期(1426—1435年),除了几何纹、异域风格浓厚的卷草纹以及阿拉伯文之外,瓷器上出现了大量波涛汹涌的海浪纹与新奇的异兽纹。这最有可能是因为( ) A.明朝鼓励对外交往 B.清朝海外贸易发达 C.明朝郑和七下西洋 D.清朝民族关系缓和 8.据史料记载统计,郑和七下西洋所输入中国货物计185种,其中香料29种、珍宝23种、药材22种、五金17种、布帛51种、动物21种、颜料8种、食品3种、木材3种、杂品8种。材料反映了郑和下西洋( ) A.促进了中外物种的双向交流 B.丰富了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 C.增强了明朝的海上军事实力 D.瓦解了明朝的封建自然经济 9.它设立于元朝,既管理全国的佛教事务,又管理吐蕃地区的军政事务。它将宗教的管理和民族地区的管理放在一起,说明元朝统治者充分注意到了佛教在吐蕃地区的重要地位。“它”指的是( ) A.宣政院 B.枢密院 C.北庭都元帅府 D.澎湖巡检司 10.(新情境·学习活动课)下图所示是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课《中华英雄谱》的课堂活动环节———英雄人物我来演的一部分台词。这位将军是( ) (台州城下,将军帐内)士兵A:陈大成启禀将军!花街倭寇全数击溃,斩首八百余级,数千难民也全被解救了!将军:不愧我中华铁军!回城饱餐! A.岳飞 B.文天祥 C.戚继光 D.郑成功 11.阅读下面表格,这些战役( ) 战役名称 战果 台州大捷 浙东地区倭患基本清除 白水洋战斗 全歼2000多名倭寇,斩首344颗,生擒5名倭首,我方牺牲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