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146643

4.13.3人体免疫教案(表格式)2023-2024学年度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30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2次 大小:2859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4.13.3,人体,免疫,教案,格式,2023-2024
  • cover
第3节 人体免疫 课题 人体免疫 课型 新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目标 1.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2.区别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3.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教学重点 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教学难点 免疫的类型、概念以及抗体、抗原的概念。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入1:出示流行性腮腺炎病人图片,教师提出:在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期间,为什么有的人容易被传染,而有的人不易被传染 患过流行性腮腺炎的人,为什么一生中一般不会患第二次 引出课题。 导入2:同学们谈谈打预防针的经历,这与人体的什么功能有关 引出课题。 二、问题引导,探究新知 (一)人体的免疫 1.出示用链球菌为材料所做的实验资料提出问题:为什么涂在清洁皮肤上的病菌会死亡 为什么烫伤的皮肤比完整的皮肤容易感染 这说明什么问题呢 2.学生思考、质疑,然后教师出示皮肤的保护作用动态图,总结得出结论:皮肤表皮细胞排列紧密,能够阻止病菌的入侵,它的分泌物有杀菌作用。 3.教师质疑:人在有许多病原体的环境中生活,吸入的空气中也有许多病原体,为什么不一定都得病 学生思考,然后教师出示呼吸道黏膜清扫动态图,在学生观察思考的基础上,师生交流总结: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教师强调:不能随地吐痰的原因。 4.教师提出:为什么感染后的皮肤会出现红肿现象,有时自己可以痊愈 学生思考后,教师出示吞噬细胞动态图,师生交流后得出,假如人皮肤出现伤口,病菌侵入人体,病菌将被吞噬细胞吞噬、消灭。 5.师生总结皮肤和黏膜及吞噬细胞的杀菌特点,引导得出免疫方式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备注 6.出示康熙皇帝患天花但最终痊愈,成为皇位继承人的历史资料。教师进一步提出常见的事例:为什么患过流行性腮腺炎的人不会再患流行性腮腺炎呢 学生思考并讨论。 7.出示特异性免疫动态图,然后总结出抗体和抗原的概念。 8.出示以下问题,请学生分组讨论: (1)腮腺炎病毒侵入人体后,人体作出怎样的反应 (2)腮腺炎病毒被清除后,抗体也随之消失吗 (3)患过腮腺炎的人对甲型肝炎病毒有同样的抵抗力吗 经过讨论,教师明确以上问题答案。并总结:抗体的特点———能在体内存留,一种抗体只能清除某一特定的病原体。从而引导出特异性免疫。 9.出示表格,引导学生比较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10.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到底什么是免疫 免疫有哪些功能 如果人体的免疫功能失常会出现什么现象 让学生自学课本相关内容,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如:过敏、肿瘤等),理解免疫的概念和功能。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师生交流总结免疫的概念、功能。 (二)计划免疫 1.由上一环节的“提高免疫力”引出另一种措施———计划免疫。 2.首先各小组交流调查本地计划免疫的实施情况。 3.让学生结合课本,谈一谈自己预防接种的经历,总结出计划免疫的概念和意义。 (三)学以致用 据材料讨论以下问题: 材料:近年来“狗患”问题日益突出,居民小区内常有宠物犬和流浪犬出入,如果被狗咬伤,应及时注射狂犬疫苗,严重的需注射狂犬病血清。 思考:注射的狂犬疫苗及狂犬病血清各属于什么 属于什么免疫类型 学生小组讨论后,师生交流,达成共识:狂犬疫苗属于抗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即抗体;狂犬病血清属于抗体。这两种免疫都属于特异性免疫。 备注 三、总结收获,形成体系 通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互相补充,对本节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人体免疫 四、当堂演练,课时巩固                            1.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C ) A.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清扫异物 B.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 C.患过麻疹的人对麻疹病毒有免疫力 D.溶菌酶破坏病菌细胞壁,溶解病菌 2.根据抗原的定义判断,下列属于抗原的是( A ) ①流感患者体内的流感病毒 ②接种到健康人体内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