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147817

2024年湖南省长沙市部分学校九年级下学期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卷(无答案)

日期:2024-06-2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5次 大小:113664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24年,湖南省,长沙市,部分,学校,九年级
  • cover
2024 年湖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 历 史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室和座位号; 2.必须在答题卡上答题,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答题时,请考生注意各大题题号后面的答题提示; 4.请勿折叠答题卡,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 5.答题卡上不得使用涂改液、涂改胶和贴纸; 6.本科目考试时间为60分钟,满分100分;时间结束后,监考老师仅收回《历史》科目答题卡,并且不允许继续作答。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并将其代号填涂在答题卡上的相应处。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对外贸易所开辟的最早道路。自张骞通西域以来,西方与东方就建立起了的联系,这也是现在“一带一路”的雏形。下列对于“丝绸之路”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目的:张骞通西域的主要目的是为帮助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一统天下 B.过程:138年,张骞第一次到达西域,被扣留10余年,于116年再度出使西域 C.主要路线:长安(或洛阳)→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身毒→罗马帝国 D.主要成就:丝绸之路是一条经贸为主、文化政治兼容的古代商贸之路 2.学习时代特征是学好历史的重要途径。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美誉,上溯至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则此阶段的时代特征为 A.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B.奴隶制社会的转型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早期国家和社会变革 3.学习历史关键词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己的学史能力。以下是小史同学在某堂课上收集的关键词:“对内平定,对外和亲”,“七国之乱,消番平乱”,“征伐四方,驱赶匈奴”。由此可知,他学习的中国古代王朝是 A.秦朝 B.西汉王朝 C.宋朝 D.明朝 4.“掌握第一手史料,提高记忆能力”是新课标对历史科目的要求。请你判断,下列第一手史料,属于东汉的是 5.繁荣与开放是隋唐时期的历史特征。如果要你拍一部电影,反映隋唐的强盛,你会选择的社会现象是 A.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没有盗窃抢劫之事,天下“大同” B.繁荣的商贸市场上,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特产品,吆喝声此起彼伏 C.卯时大臣上朝进见皇上,公鸡啼叫,各大臣聚众讨论国家大事 D.都城长安规模宏伟,人口众多,有来自他国的使者购买唐代丝绸 6.朝代对比学习是极为重要的,例如:元朝和清朝。请你推断,下面对比元清两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都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B.都对西部地区采取了一定的管理措施 C.元以词繁荣,清以文字狱思想落后 C.元朝由贵族建立,清朝由女真族建立政权 7.有史书这样写到:“理应主张“禁朋党之弊”…设立“暗柜”监督官员…我们提倡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行办福利事业。”与该书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甲午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 8.纵观先进中国人的探索,经历了从器物层次到制度层次再到思想层次的过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逐渐深入,进而推动了中国的近代社会转型。其中“思想”层次的学习,真正推动的是 A.中国近代化向中国现代化的转变,结束早期艰难的探索 B.中国人思想的觉悟,为后来的甲午中日战争奠定了思想基础 C.中国封建制度的转型,由原始的封建社会转向社会主义社会 D.中国人的思想启蒙,促进了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和文教的传播 9.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最终使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先进知识分子奋起反抗外来侵略,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以新文化运动促发五四爱国运动;于1921年成立伟大的党派,引领中国人民走向新时期……这一时期的历史特点是 A.民族意识的觉醒和近代化的艰难探索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致抗日,筹备建立新中国 C.国共两党联合北伐,合作建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