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160420

2024年中考历史考前押题密卷(黑龙江哈尔滨卷)(考试版A4)(含解析答案)

日期:2024-06-18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2次 大小:1467243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4年,解析,A4,考试,哈尔滨,中考
    2024年中考考前押题密卷(哈尔滨卷) 历史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文物所存在的年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山顶洞人的骨针和装饰品 ②元谋人的牙齿化石 ③河姆渡人骨耜 ④北京人使用的石器 ⑤半坡彩纹陶盆 A.④①③②⑤ B.②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①⑤ D.②④①③⑤ 2.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韩非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由此可知,韩非主张 A.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实行仁政 C.治国要顺其自然和民心 D.“兼爱”“非攻” 3.历史活动中,老师列出“淝水之战”“十六国”“北方游牧民族内迁”“南朝的政治”“北魏的汉化改革”这样一些历史资料进行探究,他探究的主题是 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4.《旧唐书·李密传》:“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李密声讨的这一人物( ) ①建立隋朝并统一了全国 ②在位时开凿了大运河 ③他正式创立了科举制 ④618年在江都被部将杀死⑤他是隋文帝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③④⑤ 5.“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这一历史记载浓缩了蒙古帝国从兴起到完成大一统的过程。其中“平西夏”这一过程与以下哪位历史人物有关 A.耶律阿保机 B.宋太宗 C.成吉思汗 D.忽必烈 6.在北京召开“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某同学赋诗一首:“忆往昔,郑和壮举,美名远播;看今朝,一带一路,合作共赢”。郑和“美名远播”的“壮举”应包括 ①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 ②1405~1433年,前后七下西洋 ③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④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制作知识结构图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如图是“太平天国运动兴衰示意图”,其中空白处应填入的内容是 A.《海国图志》 B.《天朝田亩制度》 C.《变法通议》 D.《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8.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闸门,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这是因为辛亥革命 A.引进了西方科技 B.推翻了清王朝反动统治 C.形成了三民主义 D.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9.“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第25军进行了伟大的长征。我们党领导红军,以非凡的智慧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战胜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胜利完成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长征……”宣告长征胜利结束的事件是 A.渡过金沙江跳出敌人包围 B.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C.中央红军到达吴起镇 D.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会师 10.“四十昼夜风云,三千里路程;雄师南下,越黄泛,铁骑饮马长江滨;壮举谁为者,刘邓常胜军。”材料描写的事件 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 B.揭开了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C.打退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D.发起了渡江战役,占领了南京 11.中国现代史上的四个不同时期,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时代主题,这些主题词排序正确的是() ①疯狂年代,全面内乱 ②一五计划,三大改造 ③艰难探索,曲折发展 ④巩固政权,恢复经济 A.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