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168928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日期:2025-10-27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6次 大小:78956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高二,文化交流,必修,选择性,2019,统编
  • cover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一、单选题 1.下表为《资治通鉴》和李贽《藏书》关于唐代历史记述的差异。这说明( ) 《资治通鉴》 全书294卷,记载唐代历史的《唐纪》就有81卷。 《藏书》 只记述唐太宗一人,主要事迹三项:随李渊征战创立唐朝、在位期间施行仁政、临终错杀他人成为“乱”源。 A.正史的史料价值高于私家著述 B.历史记述演化易造成史实流变 C.史书功能定位影响其书写方式 D.史料选取应坚持删繁就简原则 2.自2021年“河南春晚”以来,河南广电持续围绕“中国节日”提炼其文化内涵,相继推出“奇妙游”系列,通过数字媒体技术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大众视野,继而每次“上新”都能引发外界期待。由此可知( ) A.新技术应用促进传统文化传播 B.电视是文化传承的最佳载体 C.珍贵的文化遗产被过度娱乐化 D.中华传统文化内涵更加丰富 3.下表所示为文献中有关雕版印刷术的部分记载。据此可以得出的合理推论是( ) 记载 来源 “乡人朱并,素性佞邪,为俭所弃,并怀怨恚,遂上书告俭与同郡二十四人为党,于是刊章讨捕俭” 《后汉书·张俭传》 晋惠帝永宁二年(公元302年),黄门侍郎刘景先表奏:“臣遇太白山隐士传洛机辟谷仙方……请将其方镂版,广传天下……” [清]陈芳生《先忧集》 “隋文帝开皇十三年(593年)十二月八日,敕废像遗经,悉令雕撰” [隋]费长房《历代三宝记》 A.早期雕版印刷术的用途较广泛 B.文献的记载与考古发现矛盾颇多 C.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政府文书 D.宗教活动为技术发明作出了贡献 4.下图是一位学者关于古代中国书院功能的研究成果。据此可知,书院( ) A.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B.以教化启蒙为主要功能 C.是古代重要的宗教场所 D.以传播宋明理学为己任 5.近年来,在裸眼3D全息投影展示、VR虚拟现实、体感互动等数字化技术的加持下,博物馆在文化传播与共享、增强公众互动性和体验感、提升公共服务效率等方面都有了长足进步。这说明( ) A.博物馆是文化传承的最佳载体 B.现代博物馆的职能不断扩充 C.现代科技进步助推博物馆发展 D.博物馆丰富了人们精神生活 6.中国民间传统门神画多以秦叔宝、尉迟恭为主题。创作于1940年的河北武强年画《保卫边区》,把昔日威风凛凛的“门神”换成了骑马挥舞战刀的八路军战士。这一艺术形式( ) A.沿袭了传统年画中门神的造型和样式 B.调动了民众参加土地革命的政治热情 C.反映了边区人民如火如荼的生产运动 D.将革命主题与传统民俗文化结合起来 7.蔡元培任校长期间的北京大学“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保守派、维新派和激进派,都同样有机会争一时之短长。背后拖着长辫、心里眷恋帝制的老先生与思想激进的新人并坐讨论。蔡元培的主要目的是 A.推动体育、智育、美育、德育均衡发展 B.鼓励各种学术观点的自由发展 C.打破地域限制聘任人才 D.提倡学科之间的综合 8.据统计,宋代藏书家人数较前代大增,藏书数量最多者超过十万卷。与此现象相关的主要因素是( ) A.文学作品大量涌现 B.造纸术的发明推广 C.对外文化交流频繁 D.印刷术的发展进步 9.下列两幅图,体现了中西绘画艺术的相通和差异。从这两幅图中获取的共同结论正确的是 A.两幅画的表现手法相同 B.两幅绘画都是油画作品 C.都注重借助于光和色运用 D.两幅画都具有写意的特点 10.1643年,法国马扎然图书馆开始向公众开放。诞生于17世纪的法国报刊业,在18世纪获得大发展,沙龙、咖啡馆等场所内,各类报纸杂志广泛传递信息。这些现象的出现( ) A.体现了大革命涉及面广 B.推动了启蒙思想的传播 C.削弱了法国的专制王权 D.壮大了路德派的影响力 11.书坊是较早运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