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197520

2023-2024学年科学三年级上册大象版第三单元 溶解的秘密 作业设计

日期:2025-05-12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2次 大小:2191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23-2024,学年,科学,三年级,上册,大象
  • cover
《溶解的秘密》单元作业设计 一、单元信息 基本信息 学科 年级 学期 教材版本 单元名称 科学 三年级 第一学期 大象版 溶解的秘密 单元组成 自然单元 重组单元 课时信息 序号 课时名称 对应教材名称 1 第三单元第一课 不一样的溶解 2 第三单元第二课 溶解与搅拌 3 第三单元第三课 溶解与加热 4 第三单元第四课 溶解的多少 二、单元分析 (一)课标要求 学习内容 3-4 年级学习目标 知道是否搅拌和温度高低是影响物质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常见因素。 能对影响因素进行大胆的推测;愿意分享自己的想法,乐于倾听他人观点,完善和改进探究活动; 能设计对比实验探究物质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影响因素,能用简单的文字和图画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能说明影响物质溶解快慢的常见 因素。 描述一定量的不同物质在一定量水中的溶解情况。 认识物质在一定量水中的溶解程度; 初步建立直观模型解释物质在一 定量水中的溶解程度。 (二)教材分析 知识框架 内容内在逻辑分析 本单元是三年级上册第三个综合探究单元,在一年级中,我们对学生的“猜想与假设”能力进行了初步训练,在这个单元中,将对学生“猜想与假设”的能力作进一步的训练,使学生能基于已有经验和所学知识,从现象发生的条件提出假设。本单元设计了《不一样的溶解》《溶解与搅拌》《溶解与加热》溶解的多与少》四课,旨在使学生通过对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过程、溶解快慢的观察, 能描述出一定量的不同物质在一定量的水中的溶解情况;通过实验,知道搅拌和温度是影响物质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常见因素。通过前两个单元“小小气象员”“动物的特征”的学习,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训练,在对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中不仅是提出感兴趣的问题,而且已经学会对感兴的问题进行筛选,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在此基础上,本单元的探究目标是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能基于已有经验和所学知识,从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提出假设。与一年级的“猜想与假设”能力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学生不仅能作出假设,还能说出假设的理由。这些假设是学生依据已有的经验和所学知识分析推理而来的,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进阶思维。 (三)学情分析 基础知识:在一年级的《水与溶解》单元,学生已经认识到溶解现象。 能力水平:随着年龄的的增加,三年级学生提出问题和做出有依据的猜想假设能力有所提升。对溶解的秘密感兴趣,但在实验方法和实验操作能力方面有待提高。 生活经验:对于溶解的秘密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知道冲感冒药的时候搅拌用热水,但是没有去思考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只停留在生活经验的层面上, 没有形成自己的科学认知。 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 能通过实验、观察和比较,描述物质在水中的现象;能通过比较、整理研究结果,概括出溶解的特征。 在观察的基础上,依据已有的经验和所学知识对问题作出假设。 知道对比实验需要控制变量,保证实验公平、准确。 认识搅拌和温度升高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认识一定量的不同物质在一定量水中的溶解情况,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了解溶解度实验测定数据的方法和步骤。 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 研读课程标准,理清教学内容,分析教学背景; 制订单元学习目标和作业目标; 作业设计基本流程:明确作业目标、选取情境素材、设定问题任务、设计评价标准和方式。 五、课时作业 第一课时 作业内容 用( )取少量高锰酸钾放入水中,发现高锰酸钾的颗粒( ) 了,过一段时间颗粒( )。 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后,液体颜色变( )了。 被溶解的物质最终都( )地分布到水中。有的物质溶解地( ),有的物质溶解地( )。 把一匙沙子放入水中,沙子沉到杯子底部,说明沙子在水中溶解了。( ) 面粉可以在水中溶解。( ) 少量的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