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00053

氢化钠与碱金属元素试题 高考化学考前专项复习(含解析)

日期:2024-06-25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7次 大小:75245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氢化,金属元素,试题,高考,化学,考前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氢化钠与碱金属元素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物质熔、沸点高低说法错误的是 A.的熔、沸点依次降低 B.分子晶体中共价键的键能越大,分子晶体的熔、沸点越高 C.的熔、沸点依次升高 D.比熔点高 2.下列“类比”合理的是 A.Ca(OH)2与少量CO2反应生成CaCO3,则Ca(OH)2与少量SO2反应生成CaSO3 B.Na与O2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Na2O2,则Li与O2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Li2O2 C.Cl2和H2O反应生成HCl和HClO,则F2和H2O反应生成HF和HFO D.Fe与S在加热条件下生成FeS,则Cu与S在加热条件下生成CuS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S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B.液氯可以储存在钢瓶中 C.碱金属元素由Li到Cs,随着核电荷数递增,单质密度逐渐增大,熔、沸点逐渐降低 D.铁在纯氧中燃烧或高温下和水蒸气反应均能得到Fe2O3 4.已知氢化钠(NaH)可由氢气和钠在高温下化合形成,NaH遇水放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取钠与氢气反应后的产物,加水若产生,即可证明产物为纯净的NaH B.NaH与水反应产生的,通过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再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C.高温下NaH将四氯化钛()还原成金属钛的原理为 D.NaH在无水条件下除去钢铁表面铁锈的原理为 5.钾元素是碱金属元素,下列对其性质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K的原子半径比Na大,离子半径比Na+大 B.K的金属性比Na强,跟水反应比Na剧烈 C.K与CuSO4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得到金属Cu D.K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溶液可使酚酞溶液变红 6.下列有关叙述:①用50mL量筒量取7mL蒸馏水;②称量没有腐蚀性固体药品时,把药品直接放在托盘上称量;③Na2O2固体用细口瓶保存;④新制溴水保存在带有磨口玻璃塞的棕色瓶中;⑤金属锂应保存在煤油中。其中错误的是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①②③⑤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钠、钾着火时,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B.氧化铝是冶炼金属铝的原料,也是较好的耐火材料 C.石英是制造光导纤维的原料,也是常用的半导体材料 D.在汽车尾气系统中装催化转化器,可降低尾气中CO、NOx等的排放量 8.常温时,下列实验中的金属单质不会溶解的是 A.K与足量水溶液混合 B.Al与足量NaOH溶液混合 C.Fe与足量浓硫酸混合 D.Ag与足量浓硝酸混合 9.关于碱金属的叙述正确的是 A.随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单质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增大 B.随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单质熔、沸点升高 C.随核电荷数的减小,碱金属原子的还原性增强 D.随核电荷数的减小,碱金属单质的密度增大 10.下列有关碱金属元素的性质判断正确的是(  ) A.K与H2O反应最剧烈 B.Rb比Na活泼,故Rb可以从NaCl溶液中置换出Na C.碱金属的阳离子没有还原性,所以有强氧化性 D.从Li到Cs都易失去最外层1个电子,且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二、判断题 11.随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单质的熔点逐渐降低,密度逐渐增大。(_____) 12.已知Cs的原子半径比Na的原子半径大,故Cs与水反应比Na与水反应更剧烈。(_____) 13.碱金属的单质都能在空气中稳定存在。(_____) 14.碱金属单质的金属性很强,均易与Cl2、O2、N2等发生反应。(_____) 15.碱金属与水反应,均漂浮在水面上。( ) 三、解答题 16.氢化铝锂(LiAlH4)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还原剂。某课题组设计实验制备氢化铝锂并测定其纯度。已知: 氢化铝锂、氢化锂遇水都剧烈反应并产生同一种气体。 I.制备氢化锂 选择图I中的装置制备氢化锂(有些装置可重复使用): (1)装置的连接顺序(从左至右)为A→ 。 (2)检查好装置的气密性,点燃酒精灯前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 (3)写出制备氢化铝锂的化学方程式: 。 II. 制备氢化铝锂 1947年,Schlesinger,Bond和Finholt首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