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209076

第22课 书戴嵩画牛 课件(共23张ppt)

日期:2025-05-0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4次 大小:12801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2课,书戴,嵩画,课件,23张,ppt
  • cover
(课件网) 第23课 书戴嵩画牛琴 同学们,《伯牙鼓琴》带我们重温了一段动人的知音故事,也让我们欣赏到了音乐艺术的魅力———音乐能将高山之巍峨、流水之澎湃化为音符,震荡人的心灵。这节课,我们将一起去看一幅画,围绕着这幅画,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课文导入 学习目标 1. 借助注释疏通文意,通过反复诵读培养文言语感。 2.感受艺术之美,理解艺术与生活真实之间的关系。 文学常识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宋代文学家。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慷慨豪迈,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造诣也颇深,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戴嵩,唐代画家。擅画田家、川原之景,所画水牛尤为著名,后人谓得“野性筋骨之妙”。戴嵩画牛和韩干画马同样著名,二人合称“韩马戴牛”。传世作品有《斗牛图》。 原文呈现 书戴嵩画牛 苏 轼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本质有德才而不愿去做官的人,后来也只未做过官的士人 所珍藏的(书画) 用锦囊作画囊,用玉作画轴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 “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拍手 抽缩 大腿 摆动,摇 错误 对,正确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 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朗读节奏 课文大意 蜀中有个姓杜的有德才而不愿去做官的人,喜爱书画,(他)所珍藏的(书画)数以百计。其中有一幅戴嵩画的《斗牛图》,(他)尤其珍爱,用锦缎作画囊,用玉作画轴,经常随身带着。 一天,(杜处士)晒字画,有一个牧童看见了那幅《斗牛图》,拍手大笑,说:“这画的是争斗的牛啊!牛争斗时,力全在牛角,尾巴抽缩在两条大腿之间。现在(这幅画上的牛)却摇着尾巴在争斗,错了!杜处士笑笑,认为他说得对。古话说:“耕种的事情应该去问农民,织布的事应该去问婢女。”这个道理是不会改变的呀。 戴嵩《斗牛图》 掉尾而斗 一词多义 所宝以百数(介词,用) 常以自随(介词,拿) 有一牧童见之(代词,《斗牛图》) 处士笑而然之(代词,牧童的话) 掉尾而斗(连词,表修饰) 处士笑而然之(连词,表顺承) 以 而 之 古今异义 (1)掉尾而斗 古义:摆动,摇。 今义:落。 (2)处士笑而然之 古义:认为……对。 今义:如此, 这样。 1.课文首段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课文解读 首段写杜处士有数百件珍 藏的书画,却尤其珍爱《斗牛图》,为下文写牧童指出《斗牛图》有错做铺垫。 文章最后引用古语,点明“术 业有专攻”的道理,告诉我们艺术离不开细心观察,艺术家应该向富有实践经验的劳动人民虚心学习,要尊重常识和经验,而不应当闭门造车,凭空臆想。 2.文章最后引用古语有什么作用? 主题归纳 文章最后引用古语,点明“术业有专攻”的道理,告诉我们艺术离不开细心观察,艺术家应该向富有实践经验的劳动人民虚心学习,要尊重常识和经验,而不应当闭门造车,凭空臆想。 合作探究 1.牧童的“拊掌大笑”和杜处士的“笑而然之”有什么不同 牧童的“笑”是因为看到《斗牛图》违背了生活现实,而“拊掌大笑”体现了一个孩子天真无邪、无所顾忌的情态,是非常符合其身份的。杜处士的“笑而然之”,是在牧童指出《斗牛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