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11572

语言表达连贯、得体、简明、准确、鲜明、生动 课件(共42张PPT)+讲义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1次 大小:24234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语言,42张,一轮,语文,高考,2025届
    语言表达连贯、得体、简明、准确、鲜明、生动———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讲义 考情分析 表达连贯题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已经成为了必考点,这个考点的重要性可通过下表见端倪。 年份/卷别 2023新课标Ⅰ卷 2023新课标Ⅱ卷 2022新高考Ⅰ卷 2022新高考Ⅱ卷 2021新高考Ⅰ卷 2021新高考Ⅱ卷 选择题 21题 19题 主观题 18题 21题 22题 22题 21题 由图表可见,除2022年新高考Ⅱ卷没有出现表达连贯题之外,2021年以来高考题均考查了这个考点,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出现,2021年以来,更注重考查考生在特定情境中的表达能力,而且每年这个考点都是全国高考的常客。 得体、简明、准确、鲜明、生动也是考查的核心和重点。从近些年高考情况看,“简明”与“准确、鲜明、生动”很少单独设题,一般与其他考点结合考查。如:“简明”可以落实在病句中考查,也可以与压缩语段、连贯、修辞等一起考查。 备考策略 1.培养读题勾画习惯。勾画题目关键词,确定行文思路、语言顺序、逻辑关系,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2.提升素养,拓展思维。培养语文四大学科素养,注重日常生活中的积累,大致掌握常规题型及变式,使知识点了然于胸,就能做到灵活应用。 考点解读 考点1 语言表达连贯 题型一 句子补写 句子补写“四依据” 1.依据所填句子的位置推导 总领句 如果空缺在段首,说明它可能是语段的起始句,起总领作用。 过渡句 如果空缺在语段中间,说明它可能是过渡句,起承上启下、递进延展的作用,所补写句子应与上文和下文有紧密关联,需要兼顾,不能顾此失彼。 总结句 如果空缺在语段末尾,说明它可能是总结句,是对该句或整个语段内容的高度概括。 2.依据上下句内容及其逻辑发展推导 依据上下句内容 上下句首先指所补写句子的上句或下句;对于总提句或总括句来说,它们固然要依据上下句,但有时需要更远的“上下句”。只有紧紧把握了“上下句”,才能确保补写出来的句子在内容上扣得紧。 寻找句中关键词 寻找到关键词就可以确定所补写句子的陈述对象、陈述状态等。当然,有时这个关键词需要自己通过综合、概括、转化得出。 3.依据上下句的形式推导 依据上下句的形式 “上下句的形式”具体指:①语序要一致;②关联词语要搭配;③问句与答句相照应;④指代词要衔接;⑤句式前后要一致;⑥与前后的相关词语要搭配。 4.依据标志提示语推导 关注标点暗示 (1)问号。如果空缺前有问号,则所补写句子可能是答句;如果空缺本身后面带问号则所补写句子可能是设问句或反问句。 (2)冒号。如果空缺本身后面带冒号,则所补写句子可能是总提句,起总领下文的作用;如果空缺前带冒号,则所补写句子可能是总括句,起总结上文的作用。 (3)分号。如果空缺前面或后面出现分号,则所补写句子与前文或后文构成并列关系,可能句式上要与前文或后文保持一致。 (4)逗号。如果空缺前面是逗号,则所补写句子可能是衔接句,语意是在前面基础上的延伸、承接、递进等。 关注语言标志 (1)表示因果关系的提示语; (2)表示递进关系的提示语;(3)表示正反对比的提示语;(4)运用修辞手法的提示语; (5)表示时间先后的提示语;(6)表示由表及里的提示语;(7)表示由实入虚的提示语;(8)表示转折关系的提示语。 题型二 句子复位 句子复位“四原则” 原则 阐释 话题统一,对象一致 组成语段的句子之间,或是组成复的分句之间,应密切相关,紧紧围绕一个中心,集中表述一件事情、一个场景、一种思想等。具体地说,这个段落讲述的内容(主旨、观点、思想)要统一,同时陈述对象(一般是主语)要统一。 意思连贯,句式恰当 意思连贯指前后语句的意思要衔接自然、表意顺畅,不能前言不搭后语。 句式恰当有两重含意:一是句式的前后一致性,主要指句子结构、关联词搭配等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