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20480

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3次 大小:90945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福建省,历史,解析,原卷版,试题,考试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抽查七年级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考试形式:闭卷) 温馨提示:请把所有答案书写到答题卡上!请不要错位、越界答题! 第1卷(选择题56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统一全国、创立科举制、暴政而亡”是对某朝代的史事概括。由此判断,该朝代是( ) A. 隋朝 B. 唐朝 C. 宋朝 D. 元朝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结束了长期分裂局面,隋炀帝设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隋炀帝连年大兴土木,多次发动对外战争,不惜民力,酷虐残暴,引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各地地方长官和一些割据势力也乘乱纷纷起兵,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故“统一全国、创立科举制、暴政而亡”是对隋朝的史事概括,由此判断,该朝代是隋朝,A项正确;BCD项与材料“统一全国、创立科举制、暴政而亡”不符,排除BCD项。故选A项。 2. 隋唐时期,江都(今扬州)发展较快,经济地位日益重要。据右图可知,江都地位的上升得益于( ) A. 其为隋朝都城之一 B. 大运河以其为中心 C. 位于运河与长江交汇之地 D. 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 【答案】C 【解析】 【详解】【考查点】大运河的开通【解题思路】根据“隋朝大运河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为加强南北交通,隋朝开凿大运河,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位于运河枢纽的江都(今扬州),经济地位日益重要,C项正确;江都不是隋朝的都城,排除A项;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排除B项;经济重心在南宋最后完成,排除D项。故选C项。 3. 隋唐时期打破门第背景的限制,为寒门学子提供进阶之梯的选拔机制是 A. 分封制 B. 刺史制度 C. 科举制 D. 三省六部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科举制的实行,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为寒门学子提供了进阶之梯,故C符合题意;分封制,是中国古代分封诸侯的制度。商代已开始分封诸侯,分封的主要依据是血缘关系,故A不符合题意;刺史制度是汉武帝在秦御史监郡和汉初丞相史出刺基础上的独创,是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产物。与选拔人才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与选拔人才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4. 含嘉仓是隋朝在洛阳修建的最大的国家粮库。考古发现,其遗址面积40多万平方米,有数百个粮窖。仓窖口径最大的达18米,最深的达12米。这反映了隋朝( ) 含嘉仓示意图 A. 商业贸易发达 B. 经济比较繁荣 C. 社会秩序安定 D. 皇室奢侈腐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图片结合材料“含嘉仓是隋朝在洛阳修建的最大的国家粮库。其遗址面积40多万平方米,有数百个粮窖。仓窖口径最大的达18米,最深的达12米。”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隋文帝末年,国家储备的物资和粮食可以供应全国五六十年,这反映了隋朝经济高度繁荣,B项正确;粮食的储存数量体现的是农业经济的发展,并不能体现商业贸易发达,排除A项;社会秩序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但材料并不能直接体现,排除C项;皇室奢侈腐化在材料中并未得到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 5. 武则天遗言立无字碑,由后人评说自己的功过。下面是四位同学根据掌握的有关历史知识,为武则天墓碑撰写的一句碑文。你认为最恰当的是( ) A. 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提高了妇女地位 B. 重用人才,发展农业生产,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C. 统治残暴,荒淫无道 D. 励精图治,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答案】B 【解析】 【详解】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本是唐高宗的皇后,逐渐掌握实权,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在她统治时期,重用人才,发展农业,社会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