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下第六单元《语文园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语文园地安排了三个板块的内容。 “交流平台”梳理总结了本单元长文章的特点及把握长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在阅读的时候,把每个部分的主要意思连起来,就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可以边读边想,停下来想想前面的内容:还可以瞻的顾后,前后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再回去看一看。“词句段运用”安排了两项内容。第一题是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一段话,主要涉及错别字,语义重复、用词不当、句子顺序颠倒等方面的错误。在三年级学过了修改错别字、词语搭配不当,语序颠倒等错误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如,“同学们都忍不住情不自禁地为我鼓掌”,出现了语义重复的错误;“同学们都情不自禁地为我鼓掌,我果然获得了一等奖”,出现了句与句关系颠倒的错误。第二题是体会不同比喻句表达的不同感彩,并进行仿写。教材呈现了两组比喻句,第一组写出了雨来的可爱与机灵,表达了作者对雨来的喜爱与赞美:第二组句子写出了敌人的凶恶与狠毒,表达了作者对敌人的憎恶与痛恨。 “日积月累”安排的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这首诗的大意是: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辽阔的天空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悠闲地越飘越远。你看我,我看你,彼此之间两不相厌,只有我和眼前的敬亭山了。前两句的“鸟飞”“云去”,以“动”衬“静”,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后两句将敬亭山人格化,虽然众鸟高飞,孤云独去,但只有敬亭山不离不弃,与诗人相伴。 教学目标 1. 通过回顾本单元所学,进一步学习把握长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提高把握长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2. 积累“囊萤夜读”“悬梁刺骨”等6个成语,并能讲出其中几个成语的故事和含义。 3. 通过比较感悟、反复朗读等方法,体会句子表达的感彩,并照样子改写句子。 4. 能结合注释和图片理解古诗的意思,在诵读中感受诗的节奏与韵味,体会诗人的孤独之情。 教学重难点 通过回顾本单元所学,进一步学习把握长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提高把握长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通过比较感悟、反复朗读等方法,体会句子表达的感彩,并照样子改写句子。 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 交流平台 1.本单元围绕“成长”的主题,我们学习了三篇课文,这三篇文章都特别长,回忆一下,我们是怎么来把握这些长文章的主要内容的。 借助表格,交流与梳理。 2.平时阅读长文章时,你还有什么好方法来把握主要内容? 交流之后,补充出示相关阅读方法: 快速默读、边读边思考、必要时回读、跳读、略读…… 第二板块 语句段运用 (一)积累一组勤学的成语故事 1.看图说成语,背一背课文《囊萤夜读》和《铁杵成针》 2.出示一组与勤学有关的成语: 囊萤夜读 悬梁刺股 凿壁偷光 铁杵成针 程门立雪 手不释卷 (1)多种形式朗读,读准字音。 (2)了解、交流这些古代的勤学故事。 4.再补充拓展一些勤学的故事。 (二)体会不同比喻句表达的不同感彩,仿写句子。 1.读读这两组句子,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一:都是比喻句。 预设二:前两句把雨来比作“光溜溜的小泥鳅”“小鸭子”,表达作者对雨来的喜爱之情;后两句把敌人的双手比作“鹰的爪子”,把敌人的眼睛比作“恶狼般的眼睛”,都是凶残的动物,表达了作者对敌人的憎恶、痛恨之情。 2.朗读句子,体会比喻的表达效果。 3.补充课文中的语句,进一步体会: (1)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 (2)一只胖胖的小手在我的手掌里,像一条倔强的活鱼一样挣扎着。 (3)突然,深沉的夜雾中出现了一枚黑点,它好似一个幽灵,又仿佛一座山峰。 (4)火力点里的敌人把机枪对准黄继光,子弹像冰雹一样射过来。 4.练一练:仿写比喻句,表达不同的感彩。 (1)她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