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26634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教案

日期:2024-06-2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3次 大小:59165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课,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教案
  • cover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教学目标 知识与 能力 知道唐太宗和“贞观之治”、女皇帝武则天、唐玄宗治国的主要策略及“开元盛世”;结合史实,评价唐太宗 过程与 方法 归纳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治国的具体措施,比较他们治国方略的相似 之处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在评价历史人物的过程中,体会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和历史人物活动的丰富性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 教学难点:“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评价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2021年河南卫视春晚的一档舞蹈节目———《唐宫夜宴》。 节目中14名女舞蹈演员用婀娜多姿、秀逸韵致的舞姿,将大唐盛世的传统文化形象,完美地呈现在舞台上。让观众在欣赏盛唐别样风姿的同时,感受中华厚重的历史和文化。那么唐朝这样一个开放的、强盛的时代是由谁开创的,它又是怎样发展和继续繁荣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唐朝,去探究这一历史之谜——— 【新课讲授】 展示本课知识点,对唐朝的历史作大致了解。 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1.唐朝的建立 教师展示李渊简介,引导学生了解唐朝的建立。 提示:隋炀帝被杀后,618 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随后消灭了各支起义军和割据势力,平定了全国。 2.唐太宗即位 (1)教师展示玄武门之变。 (2)教师提问:李世民即位的时间和年号? 提示:626年,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唐太宗(庙号)。 (3)教师提问:通过弑兄逼父登上皇帝之位的李世民会是一位好皇帝吗? 提示:是,接下来具体分析。 3.“贞观之治” 教师提问:读材料,总结唐太宗的统治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提示: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4.“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教师提问:为什么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贞观之治 ”的盛世局面? 提示:唐太宗的治国思想、治国措施。 5.唐太宗的治国思想 材料: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教师提问:根据材料,说一说唐太宗有哪些开明的治国思想。 提示:正确认识君民关系,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君舟民水) 6.唐太宗的治国措施 (1)广纳贤才,知人善任。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①展示魏征、杜如晦和房玄龄的图像。 ②教师提问:结合课本知识,说说这三位人物的事迹。 提示:大臣魏征敢于直言,前后进谏 200多次。魏征死后,唐太宗痛惜失去一面可以知得失的“镜子”。当时朝中人才济济,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敢于决断,他们都是贞观时期著名的宰相。 ③教师提问:这体现了唐太宗的哪项治国措施? 提示:广纳贤才,知人善任。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2)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 教师提问:材料体现了唐太宗的哪项治国措施? 提示: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隋:确立三省六部制。唐:完善三省六部制。 (3)制定法律,减省刑罚。 材料:据史书记载,贞观三年,全国判死刑的才29人,几乎达到了集权社会法制的最高标准———"刑措"即可以不用刑罚。 教师提问:结合材料与课文,材料中反映的是唐太宗的什么治国措施? 提示:制定法律,减省刑罚。 (4)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教师提问:读材料回答,材料中反映的是唐太宗的什么治国措施? 提示: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5)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 教师提问:材料中反映的是唐太宗的什么治国措施? 提示: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 (6)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①教师补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