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39497

2024年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中考二模历史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0次 大小:429788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4年,山东省,枣庄市,山亭,中考,二模
    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 历史(A卷) 2024.05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I卷1~25题,为选择题,50分;第Ⅱ卷26~28题,为非选择题,50分;共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2.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第I卷和第Ⅱ卷的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并在本页空白处写上姓名和准考证号。考试结束,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 1. 我国古代有“神农氏教民播百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神话传说。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 A. 海洋文明 B. 和谐平等 C. 农耕文明 D. 游牧文明 2. 北魏孝文帝改革后,北魏的墓形从传统梯形竖穴土坑墓变为仿汉族的弧边方形砖室墓,墓里的壁画也从描绘狩猎、宴饮等场景变为宣传儒家“孝悌”等内容。从变化中可以看出改革带来的影响是( ) A. 完成了国家统一 B. 促进了南方地区的开发 C. 促进了民族交融 D. 有利于海外贸易的发展 3. 《齐民要术》写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劣而无获。”由此可知,贾思勰强调农业生产要( ) A. 遵循自然规律和因地制宜 B. 充分利用最先进的历法 C. 合理统筹农林牧副渔等业 D. 重视采用铁犁牛耕技术 4. 雁塔题名代称进士及第。白居易29岁雁塔题名后得意赋诗道:“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白居易题名赋诗得益于隋朝开创的( ) A. 学在官府 B. 科举制度 C. 殿试制度 D. 八股取士 5. 宋朝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瓦子是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勾栏内商业广告琳琅满目。这反映了宋朝(  ) A. 社会风气开放 B. 科学技术领先 C. 都市商业繁荣 D. 民族交融加强 6. 宋室对统兵将帅的猜忌,始终不解。所信用者大都才调平庸,不足制敌。统兵大员,也多用文官,以没有战阵经历的文人主持军事,自然败事者居多。这反映出宋朝统治者采取的政策是( ) A. 休养生息 B. 重文轻武 C. 闭关锁国 D. 文化专制 7. 文化发展与生产力水平密切相关。下图中南北方人才比重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 明清社会文化繁荣 B. 科举考试快速发展 C. 南方政局更加稳定 D. 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8. 建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制作了如下示意图,其中空白处应填入( ) A.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B. 君主专制建立与强化 C. 兼容并包社会新风貌 D. 统治者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9. 书籍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力量。对下列书籍评述正确的是( ) 序号 书籍 评述 ① 《史记》 中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② 《齐民要术》 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③ 《本草纲目》 对药物重新分类的药物学巨著 ④ 《红楼梦》 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0. 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唤醒了中国人民空前的民族意识,最终转化为一场社会变革运动。这场运动是( )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义和团运动 11. 以下内容是一位历史人物的部分经历,他是( ) 时间 1894年 1905年 1912年 1913年 事件 成立兴中会 成立中国同盟会 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发动“二次革命” A. 康有为 B. 梁启超 C. 孙中山 D. 陈独秀 12. “马嘶人叫角号吹,万面红旗天际挥。赤水金沙辗转渡,雪山草地等闲飞。”诗歌描绘的历史事件是( ) A. 北伐战争 B. 红军长征 C. 百团大战 D. 淮海战役 13. 据历史学家刘大年研究,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为止,日军出国作战共伤病战死287.4万人。其中,89万余人死于太平洋战争,多达198.4万人死于中国战场。这表明,中国战场( ) A. 始终坚持了积极进攻的作战策略 B. 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