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246181

人音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草原牧歌 欣赏 牧歌 教学设计(共两课时)

日期:2025-04-04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2次 大小:3354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牧歌,人音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
  • cover
《欣赏 牧歌》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通过欣赏《牧歌》感受蒙古草原的美丽与宁静,理解音乐所描绘的意境。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感受,增强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聆听、分析、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意境。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音乐所描绘的场景,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三、教学准备: 1. 准备《牧歌》的音乐及相关视频素材。 2. 准备一些草原风景的图片或幻灯片。 3. 提前安置学生预习相关资料,以便上课时讨论。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播放《敕勒歌》歌曲,请学生欣赏并简单介绍词曲作者。 2. 介绍本课内容:《欣赏 牧歌》 3. 导入语: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中一个刚强而优秀的民族,他们以马背上唱出的歌闻名于世。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首闻名的蒙古族歌曲《牧歌》。 (二)初听歌曲 1. 播放歌曲,学生边听边感受歌曲所表达的内容。 2. 提问:歌曲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3. 教师总结:这首歌曲的旋律漂亮、悦耳,让人感受到草原的辽阔、美丽。 (三)复听歌曲,学唱歌曲 1. 感受了旋律后,学生跟着钢琴伴奏小声哼唱。 2. 教师弹奏歌曲旋律,学生轻声模唱。 3. 学生独立演唱歌曲,教师纠正学生发音及演唱时音色控制。 4. 学生齐唱稳固歌曲。 (四)分析歌曲,深化理解 1. 提问:歌曲的节奏有什么特点? 2. 引导学生分析歌曲中强弱拍的规律变化,感受草原节奏感。 3. 教师总结:草原节奏感很强,人们喜欢用强弱分明的节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4. 提问:在歌词中找出你最喜欢的歌词,并说明理由。 5. 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教师深入到学生中去,聆听学生的讨论,并给予必要的指导。 6. 组织学生进行歌词朗诵比赛,评选出最佳表演小组。 7.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歌曲主题思想,把握作品风格和表现手法的特点。 (五)拓展延伸 1. 请学生收集一些有关草原的歌曲或民歌,在班级中进行交流。 2. 推荐学生观看一些有关草原的影视作品,如《草原英雄小姐妹》等。 3. 课后练习:要求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牧歌》这首歌曲的特点和风格,并请家长给予评判和建议。 (六)小结作业 1. 教师对本节课进行小结,强调草原音乐的特点和风格。 2. 安置作业:请学生课后继续欣赏《牧歌》,并尝试自己创作一首以草原为主题的歌曲。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并欣赏《牧歌》的音乐风格和特点,感受蒙古音乐的奇特魅力。 2. 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感受能力,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3. 通过欣赏《牧歌》,增强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牧歌》的音乐欣赏,感受蒙古音乐的韵味。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并欣赏蒙古音乐的奇特性,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三、教学准备: 1. 准备相关的音乐素材,包括《牧歌》的音频文件和相关视频。 2. 准备一些蒙古文化相关的资料,以便在教室上介绍和分享。 3. 安置教室,营建舒适的音乐欣赏环境。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听歌曲前奏,猜歌曲名。 2.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请学生复述《欣赏·牧歌》的主要内容。 二、品读鉴赏 1. 播放歌曲,学生边听边看歌词。 2. 找出歌曲中的意象,并思考这些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意境。 (1)请学生找出歌曲中的意象:草原、山岭、白云、清泉、芳草、晚霞、毡房、牛羊。 (2)思考这些意象表达的意境:漂亮辽阔,清新明朗。 3. 分析音乐的表现力,找出切分音所形成的悠长旋律和婉转的羽调式色彩。 4. 分析音乐情绪:恬静深遥,节奏宽广自由。 三、歌曲处理 1. 分组朗读,体会歌词语言的节奏和韵律。 2. 根据自己的生活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