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47996

9.1 杠杆 教案(2024 新课标)(核心素养目标)

日期:2024-06-1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00次 大小:718805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杠杆,教案,2024,新课标,核心,素养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九章 机械与功 9.1 杠杆 教学目标: 1.物理观念: (1)能识别出杠杆,并能准确找出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2)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并能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相关的计算。 (3)能对杠杆进行分类,并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杠杆。 2.科学思维: 通过对杠杆的研究,让学生逐步学会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科学探究: 通过实验探究,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4.科学态度与责任: (1)从生活中的实例,建立杠杆模型的过程,了解物理学中研究问题的方法。 (2)通过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使学生勇于并乐于参与科学探究,增进交流与合作的意识,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精神。 (3)通过杠杆分类及应用的学习,感受物理与生活的联系,领会物理知识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教学难点:杠杆示意图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画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互动设计: 1、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制造并使用了各式各样的机械。人们制造机械是为了通过机械做功。 杠杆是一种常见的简单的机械。 二、新课讲授,师生互动 (一)杠杆 观察与思考 观察如图所示的各种工具,想一想,它们在使用中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图中的各种工具在使用过程中都是绕工具上某一固定点转动的,我们把在力的作用下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作杠杆(lever)。这个固定点叫支点,通常用O表示。驱使杠杆转动的力叫动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叫阻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动力臂,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叫阻力臂。 图中活塞式抽水机的柄是一根弯曲的杠杆,O为支点,F1为动力,L1为动力臂,F2 为阻力,L2为阻力臂。 小结:作力臂的方法 一定点:确定实际杠杆的支点;二画线:画出作用力所在的直线;三引垂:通过支点向力所在直线引垂线;四标注:用大括号或箭头和字母标注力臂。 (二)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静止或匀速转动时,我们称之为杠杆平衡。当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和阻力、阻力臂之间存在怎样的定量关系呢 学生实验 提出问题 当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和阻力、阻力臂之间存在怎样的定量关系呢 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实验前,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或配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先改变动力或动力臂的大小,然后调节阻力或阻力臂的大小,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将实验数据填入所设计的表格中。 分析论证 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 若用F1、F2、L1和L2分别表示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杠杆平衡条件可表示为 。 你的结论与其他同学的结论是否相同 如果不同,和同学一起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 我们身边的杠杆有很多。有的能省力,有的可以省距离。你是否能依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比较简便地判断出一个杠杆是省力还是省距离呢 如图所示,利用撬杠只要用很小的力就能撬动很重的重物,利用羊角锤能很容易地拔出钉子。这类杠杆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使用它们可以省力。 如图所示,只要划船者的手向后移动较小的距离,就能使桨在水中移动较大的距离。这类杠杆的特点是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可以省距离,但是使用时比较费力,一般在阻力不太大的情况下使用。 如图所示,还有一类杠杆,如天平,它们的特点是动力臂与阻力臂相等,在使用中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使用它们的目的是改变力的方向。 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费距离。 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费力省距离。 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交流与讨论 图中的几种工具都是杠杆。在使用时,哪个省力 哪个省距离 费力省距离 省力费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