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48543

辽宁省丹东市第十七中学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卷(无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7次 大小:41484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辽宁省,学期,答案,期中,历史,丹东市
  • cover
八年级(下)期中教学质量监测 历史试卷 答卷时间;50分钟 满分值: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知名人士徐铸成回忆:“回想起那时,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人士平等相待。各路英豪济济一堂,各抒己见,共商建国大计……感到了民主的滋味。”与此相关的会议是(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1949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某一活动现场直播时讲道:“国旗已经升到旗杆的顶尖,开始在人民首都的晴空迎风招展。她象征着中国的历史已经走入一个新的时代,我们的国旗———五星红旗将永远飘扬在人民祖国的大地上。”播音中“新的时代始于( ) A.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3.罗伯特·奥斯古德在《有限战争》中写道:“当中国变成第一个在重要战争中取得打败西方军队胜利的国家时,似乎一夜之间,中国便跃进为世界强国之列。”这说明抗美援朝战争( ) A.使中国赢得了民族独立 B.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打破了美国对中国的封锁包围 D.动摇了美国的世界霸权地位 4.“没有这场深刻的社会大变动,不把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从长期的封建压迫下解放出来,中国的民主化、工业化和现代化是根本谈不上的。”这场“社会大变动”是( ) 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5.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起步,并取得巨大成就,民主政治建设也顺利进行。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它是( ) A.《中国土地法大纲》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6.如图是小明在复习时绘制的时间轴。其中,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严重失误是( ) A.三大改造后期要求过急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 D.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 7.下图中的人物体现的共同时代精神是( ) A.艰苦奋斗、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C.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勤政精神 C.舍生忘死、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 D.勇于改革、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 8.邓小平说:“我们根本否定文化大革命’,但应该说'文化大革命'也有一‘功',它提供了反面教训。”邓小平这一看法,说明他( ) A.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 B.秉持实事求是的态度 C.着眼于个人历史功过 D.赞同“文化大革命” 9.1978年12月22日,广大干部群众正在通过收音机收听一次关系中国发展命运的重要会议公告,他们听到的是( ) A.三大改造完成,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开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D.平反“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 10.某历史老师用以下词语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的知识框架体系,下列排序最贴近史实的是( ) A.建立制度———恢复经济———巩固政权———伟大转折———探索道路———曲折发展 B.巩固政权———恢复经济———建立制度———探索道路———曲折发展———伟大转折 C.巩固政权———探索道路———恢复经济———建立制度—伟大转折———曲折发展 D.恢复经济———建立制度———探索道路—巩固政权———曲折发展———伟大转折 11.图片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观察下列图片,其相同的理论依据是( ) A.跑步进入共产主义 B.全面推进城乡工业化 C.全面推进科技创新 D.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 1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