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49788

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萧红中学校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3次 大小:51182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萧红,中学校,中考
    萧红中学2024届毕业班综合训练(二)历史 考试时长:120分钟 试卷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 1. 北京人是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代表,下列关于北京人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 A. 会使用天然火 B. 会缝制兽皮衣服 C. 住半地穴式房屋 D. 会种植水稻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北京人是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代表,下列关于北京人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北京人会使用火,A项正确;会缝制兽皮衣服的是山顶洞人,排除B项;半坡原始居民会建造房屋,住半地穴式房屋,排除C项;河姆渡人会种植水稻,排除D项。故选A项。 2. 五六千年前,黄河流域出现的华夏族逐渐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的主体。其首领被后人尊奉为“人文初祖”的是( ) A. 黄帝和蚩尤 B. 炎帝和蚩尤 C. 黄帝和炎帝 D. 尧、舜、禹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根据远古传说,黄帝和炎帝是五六千年前黄河流域的杰出部落联盟首领,他们联合起来,在涿鹿之战中打败蚩尤部落,此后他们的部落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今天华夏族的前身,因此被后人尊奉为“人文始祖”,中国人也以炎黄子孙自居,C项正确;蚩尤是炎帝、黄帝联合起来在涿鹿之战中打败的部落首领,排除AB项;尧、舜、禹是炎帝、黄帝之后根据禅让制产生的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排除D项。故选C项。 3. 《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懂。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针对这种状况,汉初的统治者采取的政策是( ) A. 严刑峻法 B. 休养生息 C. 盐铁官营 D. 重文轻武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民失作业,而大饥懂。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依据所学可知,西汉建立之初,社会十分贫困,如何恢复和发展生产,巩固新的王朝,是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任务。为了恢复和发展生产,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主要措施有注重农业生产发展,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兵役,提倡节俭,废除一些严刑峻法等,到文帝景帝时期,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的“文景之治”局面,B项正确;汉初统治者为了恢复和发展生产,废除了一些严刑峻法,排除A项;盐铁专卖是汉武帝时期实行的经济政策,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重文轻武是宋朝的政策,排除D项。故选B项。 4. 据记载,筒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筒车的好处是( ) A. 材质坚硬,利于深耕 B. 沟通河道,利于水运 C. 节省人力,提高效率 D. 滑行自如,利于拔秧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筒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的农民创造了新式的灌溉工具———筒车,这是利用湍急的水流,使安装在车轮上的水桶自动汲水,提上岸来进行灌溉,大大节省了人力,也提高了灌溉效率,C项正确;筒车不是翻土工具,排除A项;人造运河可以沟通河道,便利水运,而非筒车,排除B项;滑行自如,利于拔秧的是宋代农业工具秧马,而非唐朝的筒车,排除D项。故选C项。 5. 某学生拟办一份历史手抄报,准备了下面的素材。据此推断这份手抄报的主题是( ) 北宋时的匠人毕异发明活字印刷术 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 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 A. 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 B. 民族关系的不断发展 C. 宋元时期科学技术的成就 D.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北宋时匠人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可知印刷术、指南针、火药都属于科技发展,因此材料反映的是宋元时期科学技术的进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