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49798

2024年北京市延庆区九年级一模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1次 大小:422422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4年,北京市,延庆区,九年级,一模,历史
    延庆区2024年初三统一练习历史 2024.4 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10页,两道大题,24道小题。满分70分。考试时间7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学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它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 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观察下面“中原地区及周围地区的彩陶”示意图,从中可以提取到的信息是( ) A.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产生原始农业的地区 B. 距今5300年我国原始农业开始兴起 C. 中华文明起源及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特征 D. 华夏民族是在不断地交往中融合而成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题干图片下的文字说明可知,不同地区出土的陶器,代表着不同地区的文化面貌,各地区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独立发展性,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但同时不同地区的文化又具有很好的整合性,在统一的中华文化中融为一体,因此,中华文明起源及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特征,C项正确;从题干所提供的图片中,不能得出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产生原始农业的地区,排除A项;材料无法得出距今5300年我国原始农业开始兴起,排除B项;材料与民族交融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2. 下图是西周宜侯矢(cè)簋,底部铭文记载了周康王册封虞侯矢,将其迁徙至宜地(今江苏丹徒一带)为宜侯,并进行赏赐。该文物的出土( ) ①见证了商周两代的更替 ②反映出周王室地位下降 ③可研究青铜工艺的发展 ④有助于了解西周分封制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簋是青铜器的一种,因此,这一文物可以研究我国青铜工艺的发展情况;“底部铭文记载了周康王册封虞侯矢,将其迁徙至宜地(今江苏丹徒一带)为宜侯,并进行赏赐”,说明这一文物有助于我们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因此,③④符合题意,D项正确;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经过牧野之战,大败商纣,商朝灭亡,西周建立,而题干人物是“周康王”,因此,这一文物不能见证商周两代的更替,①不符合题意,排除含有①的A项;从题干“西周宜侯矢簋”可和,这一文物铸造于西周时期,而周王室的地位下降出现在东周时期,因此,这一文物不能反映出周王室地位下降,②不符合题意,排除含有②的BC项。故选D项。 3. 梁启超在《世界伟人》中这样记载:“教育家之主义及方法,只能适用于一时代、一社会,而孔子之教育,俟(等待)百世而不惑也。”孔子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主张(  ) A. “无为而治” B. “有教无类” C. “兼爱” D. 以法治国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孔子是大教育家,他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不问出身贵贱和家境贫富,广收门徒,先后培养的学生有三千人,在此以前,由于学在官府,平民子弟无权进入官府的学校学习,孔子创办私学,才使平民子弟有机会上学,B项正确;“无为而治”是老子的政治主张,排除A项;墨子主张“兼爱”“非攻” ,排除C项;以法治国是法家学派主张,排除D项。故选B项。 4. 在陕西西安章台出土的秦朝地方官府向朝廷上奏文书时用的封泥(在捆绑简牍的绳端处封上粘土,上盖印章),其中有许多“上郡”“代郡”等郡名和“蓝田”“下邦”等县名。而《秦律》明确规定,地方有事奏请,须采用文书形式。据此可知秦统一全国后( ) A. 诸侯受命管理土地和人民 B. 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 C. 地方政府直接听命于朝廷 D. 修筑了贯通全国的道路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题干“在陕西西安章台出土的秦朝地方官府向朝廷上奏文书时用的封泥(在捆绑简牍的绳端处封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