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49874

2024年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一中学联片教研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2次 大小:212290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4年,历史,解析,原卷版,试题,二模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甘肃省武威二十一中联片教研 九年级历史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共40分) 1. 古书上记载,春秋时期,人们已经用铁制农具耕种土地。在湖南、河南、江苏等地的春秋墓葬中,发掘出一批铁制农具。这体现了( ) A. 考古发现可以证实文献记载 B. 古书上的记载都真实可信 C. 铁制农具和牛耕已广泛使用 D. 楚国在诸侯国中最为强盛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题干“古书上记载,春秋时期,人们已经用铁制农具耕种土地。在湖南、河南、江苏等地的春秋墓葬中,发掘出一批铁制农具。”可知,考古发掘与古书记载相互印证,A项正确;古书上的记载都真实可信,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铁制农具和牛耕已广泛使用,不是题干强调的重点,排除C项;楚国在诸侯国中最为强盛,从题干信息无法得出,排除D项。故选A项。 2. 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字的是( ) A. 顾恺之 B. 王羲之 C. 贾思勰 D. 祖冲之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祖冲之是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即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他提出的"祖率"对数学的研究有重大贡献。故选项D符合题意;顾恺之是东晋杰出画家、绘画理论家、诗人。因为他有对文学和绘画方面有很高的成就,于是人们称他为画绝、文绝和痴绝。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王羲之是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贾思勰是北魏杰出的农学家著成综合性农书《齐民要术》。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3. 《史记》记载:“秦钱半两,重为其文。”近年来各地出土的“半两”钱数量多且形制、重量、厚度基本一致。据此可知( ) A. 秦始皇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 B. “半两”钱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政府铸币 C. 秦始皇统一全国度量衡制度 D. “半两”钱作为秦朝法定货币在全国流通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近年来各地出土的‘半两’钱数量多且形制、重量、厚度基本一致”和所学可知,秦始皇为巩固大一统中央集权,下令废除六国的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为统一货币,在全国流通,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秦始皇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排除A项;本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秦始皇统一全国度量衡制度,排除C项。故选D项。 4. 皮日休的《汴河怀古》“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这节诗主要反映了( ) A. 开凿大运河的影响 B. 劳动人民的智慧 C. 大运河的价值 D. 开凿大运河的功劳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尽道隋亡为此河”,“若无水殿龙舟事”说明作者不同意开凿大运河导致隋亡的说法,“至今千里赖通波“,“共禹论功不较多”说明作者肯定了隋炀帝开凿的大运河对后世的影响,这节诗主要反映了开凿大运河的影响,A项正确;题干不能反映劳动人民的智慧,排除B项;题干主要反映的是大运河开凿的影响,不是价值,排除C项;开凿大运河的功劳不是这节诗反映的主旨,排除D项。故选A项。 5. 即使在五代十国的分裂时期,“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这主要是由于 ①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 ②各分裂政权能够和平相处 ③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 ④南方已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在五代十国的分裂时期,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①③符合题意;各分裂政权能够和平相处表述与史实不符,②排除;南宋时期南方已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④排除。所以C符合题意,ABD排除。故选择C。 6. 历史事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不带任何功能性定位;历史结论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