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251404

4.2 平面镜成像 课件(共27张PPT) 沪科版 八年级

日期:2025-05-24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8次 大小:19960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平面镜,成像,课件,27张,PPT,科版
  • cover
(课件网) 第2节 平面镜成像 八年级 初中物理 第四章 多彩的光 1.能说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会应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分析解释简单的现象。 2.会运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 3.了解平面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习目标    表面平整光滑的镜面叫平面镜。生活中的镜子、玻璃、平静的水面等都属于平面镜。 平静水面 物 像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知识点一 2.作出猜想: (1)像与物的大小 ———(相等/不相等) (2)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相等/不相等) (3)像与物的位置在平面镜———(同侧/异侧) 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 √ √ 1.提出问题:平面镜成像时,像的大小、位置跟物体的大小、位置有什么关系? (1)实验器材:深色透明平板薄玻璃、支架、笔、刻度尺、量角器、两支一样的蜡烛、火柴、白纸等。 3. 设计并进行实验 (2)实验过程: ①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用支架将玻璃板固定,使其竖直立于白纸上,在纸上沿着玻璃板画一条直线,这条直线代表平面镜的位置。 ②在玻璃板前放一支蜡烛并点燃,透过玻璃板观察后面的像。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上有无像。 ③再拿另一支没有点燃的同样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后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根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前面那根蜡烛的像的位置。 ④用笔在纸上记下这两个位置并注意观察蜡烛的大小和它的像的大小是否相同。 ⑤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做上面的实验。 ⑥用直线把每次实验中蜡烛和它的像的位置连起来,用量角器测量蜡烛与像的连线和镜面的夹角,用直尺量出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并填入表中。 次数 物到平面镜的距离/cm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 像与物大小比较(等大、放大或缩小) 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的关系 光屏上有无像 1 2 3 9 11 14 等大 等大 等大 垂直 垂直 垂直 9 11 14 4. 实验数据整理归纳 无 无 无 5. 实验结论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平面镜所成的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2)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平面镜成像的规律也可以表述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1)为什么要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因为平面镜无法确定像的位置,而透明又有反射性的玻璃板正好可以看到虚像的相对位置。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为什么要用薄玻璃板而不是厚的? 不用厚玻璃板是因为厚玻璃板会使蜡烛成两次像,不能准确找到像的位置。而用薄玻璃板能够使这两个像最大限度地靠近,近似重合,从而准确找到像的位置。 6.交流讨论 找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分别放在玻璃板的两侧,并移动放在玻璃板后的物体,直到该物体和玻璃板前物体的像完全重合为止,此时该物体的位置即玻璃板前物体的像的位置。 (3)实验中如何确定像的位置? (4)为什么要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 因为平面镜成像实验中需要探究物与像的关系,所以需要在像的位置有替代品来替代虚像,得出像与物的大小相等……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5)为什么玻璃板要竖直放置? 为了使蜡烛在移动的过程中,蜡烛与像重合。 (6)用光屏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探究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7)重复多做几次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得到普遍的实验规律,避免实验结论的偶然性。 (8)由于玻璃板有一定的厚度,如何测量物与像到镜面的距离? 在测量物与像到镜面的距离时应选取点燃蜡烛这侧的镜面。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在平面镜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在镜中会出现一个正立的蜡烛的像,但将光屏上却没有出现蜡烛的像,可见平面镜所成的像是不存在的,是虚像。 平面镜所成像的性质是:正立的、等大的、虚像;但左右相反。 *拓展:平面镜成虚像 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现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