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54062

2023-2024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含解析)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2次 大小:109164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3-2024,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七年级
  • cover
2023-2024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 本卷选择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分)2017年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带动全民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唐诗往往也折射时代特征。下列诗句直接反映唐玄宗时社会经济盛况的是(  ) A.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B.古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C.日本晁衡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D.千歌万舞不可救,就中最爱霓裳舞 2.(2分)宋真宗在《励学篇》中写道:“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此语可用于说明宋代(  ) A.推崇文化教育 B.汴京生活繁华 C.加强中央集权 D.贫富分化严重 3.(2分)辽宋之间“和好年深,双方休养生息,人人安居(  ) A.澶渊之盟 B.宋夏和议 C.靖康之变 D.宋金和议 4.(2分)北宋都城东京,“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在“通晓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这主要说明都城东京(  ) A.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 B.夜市已经遍布城内各处 C.文娱场所多由官府经营 D.夜市瓦子功能已无区别 5.(2分)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苏湖熟,天下足”这些现象从本质上说明了(  ) A.国家支持东南沿海开发 B.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C.东南沿海一带人民赋税负担沉重 D.政治中心转移到南方 6.(2分)如图为中国古代铜钱铸造量统计图(单位:万贯)。图中某一时期铜钱铸造量大减主要是由于(  ) A.铜钱携带不便 B.新型货币流通市场 C.实物交换兴起 D.货物市场总值下降 7.(2分)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冲破我国东西水系自然地理的限制,解决了开辟水源和改造地形等难题;其卓越运能的实现(  ) A.江南地区的开发 B.运输工具的改进 C.劳动人民的智慧 D.计算能力的提高 8.(2分)“它使无数人才陡然振奋,接受竞争和挑选,国家行政机构与广大民众产生了一种空前的亲和关系(  ) A.创立的原因 B.包含的内容 C.完善的过程 D.产生的影响 9.(2分)《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中认为:“元代以前各朝代的地方行政体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中央与地方行政区之间空当过大的缺陷”,元代利于解决这一“缺陷”的制度是(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行省制 D.设“三司” 10.(2分)为了研究我国古代某一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小张同学在收集“瓦子”“蹴鞠”“勾栏”“杂剧”等相关的学习资料。据此可推知,“某一时期”应该是(  ) A.两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11.(2分)从“精忠报国”的岳飞、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等英雄人物身上,我们可以学到(  ) A.英勇不屈的精神 B.改革创新的精神 C.顾全大局的精神 D.开拓创新的精神 12.(2分)秦汉至唐主要依据自然界限来划分行政区划,而元代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人为地造成区划边界处于犬牙交错的格局(  ) A.保护自然环境 B.方便信息传递 C.加强中央集权 D.开发江南地区 13.(2分)如图为中国古代时间轴图,其中阶段③的特征是(  A.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B.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14.(2分)如图反映出当时日本(  ) A.铸银的技术来自唐朝 B.对中国币制影响深远 C.物价与中国完全相同 D.深受唐朝文化的影响 15.(2分)两宋时期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要求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文化发展的平民化趋势使词逐步取代了诗的文学主导地位。这阐述了宋词(  ) A.兴起的背景 B.发展的历程 C.具体的类别 D.产生的影响 16.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