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54171

北师大版心理健康二年级下册23《勤俭节约》(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4次 大小:3926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北师大,心理健康,二年级,下册,勤俭节约,教案
  • cover
北师大版心理健康二年级下册23《勤俭节约》(教案) 教材分析 《勤俭节约》是北师大版心理健康二年级下册的第23课,本课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和互动,引导学生认识勤俭节约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节约资源的良好习惯,同时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教材以生动的案例和故事为载体,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通过讨论、分享、实践等多种形式,达到教学目标。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对新知识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经初步接触到节约的概念,但往往缺乏深刻的理解和系统的认识。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勤俭节约的内涵和重要性上,同时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核心素养目标 1.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认识到勤俭节约对于个人、家庭和社会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学会从日常生活做起,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3.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了解勤俭节约的概念,认识到节约资源的重要性,掌握一些基本的节约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勤俭节约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勤俭节约的内涵和重要性,掌握一些基本的节约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体会到勤俭节约的意义,形成长期稳定的节约习惯。 教学准备 1. 多媒体课件:包含勤俭节约的案例、故事、图片等素材。 2. 实物展示:如节约用水的装置、节能灯泡等。 3. 实践材料:如废纸、废旧物品等,用于学生实践操作。 教学过程 一、引人入胜的导入 1. 故事导入:老师讲述一个关于“小水滴的旅行”的童话故事。在这个故事中,小水滴从天上落下,经历各种浪费现象,如不关水龙头、随意倒掉洗脸水等,最终因为人类的浪费而伤心落泪,最终在天空中化作云朵。这个故事能够引发学生的同情和共鸣,让他们意识到水资源的珍贵和重要。 2. 情感共鸣:老师在讲述故事后,向学生提问:“如果你是小水滴,你会对浪费你的人说什么呢?”这个问题能够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激发他们对浪费现象的思考。学生们可能会说:“请不要浪费水,珍惜水资源。”“我们应该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等等。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入地认识到水资源的珍贵和重要,并且对浪费现象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引人入胜的导入环节,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水资源的珍贵和重要,并且对浪费现象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同时,这个环节也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丰富多彩的新知探究 1. 生活中的浪费现象 老师首先通过展示一系列生活中常见的浪费现象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们认识到生活中的浪费现象。这些图片或视频包括:餐厅里剩下的大量未吃完的食物、教室里白天亮着的灯、水龙头未关紧导致的水滴等。随后,老师引导学生们互动,回答以下问题: (1)这些图片中展示了哪些浪费现象?你们在生活中有见过类似的浪费情况吗? 学生们积极举手发言,分享自己观察到的浪费现象,例如,有些学生提到了一些家庭用水用电不节约的情况。 2. 勤俭节约的意义 老师结合学生分享的浪费现象,讲解勤俭节约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意义。通过老师的讲解,学生们明白了勤俭节约不仅是一种传统美德,更是一种对资源的珍惜和保护。随后,老师邀请学生们分组进行讨论: (1)为什么我们要勤俭节约?它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学生们分组讨论,并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