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55917

【大单元整体教学】11.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第二课时)单元整体分析+课件+教案+素材

日期:2024-06-18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35次 大小:4725690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整体,第二,教案,课件,分析
    (课件网) 11.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 (第二课时) 统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内容总览 单元学习内容 01 单元教学情境 02 教学目标 03 新知导入 04 新知讲解 05 06 目录 课堂总结 08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07 单元学习内容 单元内容一览表 感受家乡文化 关心家乡发展 课题 栏目 目的与要求 10.我们当地的风俗 风俗就在我身边 奇妙的节日风俗 风俗的演变 了解家乡的传统风俗,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了解和感受民间艺术的多样性和魅力以及现状,树立保护和传承民间艺术的意识。了解家乡的变化,体会家乡的变化历程。激发学生贡献家乡,关心家乡的情感。 11.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 民间艺术交流会 我们这里的民间艺术 保护民间艺术 12.家乡的喜与忧 家乡的发展 我为家乡发展出力 单元教学情境 《感受家乡文化 关心家乡发展 》单元活动主题与实践任务 主题 学习目标 课前探究任务 课中实践任务 课后拓展任务 家乡风俗我了解 了解家乡风俗 了解家乡风俗有哪些 风俗分享会 宣传家乡的优良风俗 民间艺术魅力多 感受民间艺术 收集身边的民间艺术资料 民间艺术分享会 了解更多的民间艺术 家乡发展我出力 了解家乡变化 为家乡出力 了解家乡变化有哪些 合作与探究 回家乡看看 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 1、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民间艺术的多样性和魅力,了解民间艺术的现状; 2、探索民间艺术背后的价值和意义,树立保护和传承民间艺术的意识。 导入新课 打铁花,是流传于豫晋地区的民间传统烟火,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打铁花是中国古代匠师们在铸造器皿过程中发现的一种民俗文化表演技艺,始于北宋,盛于明清,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外来文化和城市的冲击,许多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 形式正面临着衰落的困境。 知识窗 小调查:哪些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面临着衰落呢? 讲授新课 民间艺术的现状 1 2008年1月14日《人民日报》报道,曾广为流传的凤阳花鼓濒临失传。 讲授新课 曾经村中的篾匠很多的,但是如今却也是销声匿迹了,因为学习编竹篾所耗费的时间成本,远远比不上其收获,如今还在做这些的也都是老人了。 讲授新课 民间面塑手艺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时期,手艺人用面粉和糯米粉制成的面团经过防霉与防裂处理后,捏成各种形状,有飞禽走兽,有栩栩如生的人物。这项手艺在明清时期最为流行,制作面人的材料很便宜但是巧的是手艺人的手,所以现在这项民间工艺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去传承。 讲授新课 逐渐消失的十大民间传统手工艺 讲授新课 2008年1月26日 《新闻联播》报道,惠山泥人的传承人王南仙从泥人厂退休后,二十多年一直没有拜师学艺的徒弟,为防止惠山泥人艺术失传,当地政府不得不通过给学徒发工资的方式给她招聘了九个徒弟。事实上,还有很多民间艺术也处在衰落的边缘,被报道出来的只不过是“冰山一角”。 相关链接 讲授新课 面对这些民间艺术的衰落,你有怎样的感受?有人说,这些东西消失就消失了,没有多大关系,你怎么看? 讲授新课 凤阳花鼓最大的困难还是人才的匮乏,任由发展,这门曲艺会彻底消失。 愿意学习手艺的人特别难找,从而使民间艺人年龄结构出现断层。现有的艺人很多逐渐步入古稀之年,任由发展,会后继无人。 民间艺术具有研究价值,一旦消失就是文化的巨大损失,因而不能被人们所忽视和遗忘。 讲授新课 面对一些民间艺术衰落的现状,我们只有找出原因,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他们。 知识窗 讲授新课 春联的自述 我叫“春联”,曾经家家户户过年时都会把我粘贴在门面上或门框上。因为我对仗工整,辞藻优美,既是中国书法艺术的体现,也是中国人美好生活愿望的表达。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有些年轻人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过年,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