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57163

1古诗三首村晚 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5次 大小:4239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古诗,三首,村晚,教学设计
  • cover
《村晚》教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村晚》,背诵并默写全诗。 2. 理解《村晚》的词句含义,了解诗人雷震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想象画面、对比赏析等方法,感受诗歌的意境和美感。 2.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学会欣赏古诗的艺术魅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2. 通过对古诗的学习,体会诗人的情感,感悟生活的美好和宁静。 二、教学重点 1.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村晚》。 2. 理解诗中景物描写所营造的乡村晚景图,感受诗人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 1.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美感,体会诗中的童真童趣。 2. 通过对诗歌的赏析,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提问激趣,引发思考 ① 激发兴趣,引导想象 师:同学们,你们曾经想象过农村的晚景是怎样的吗?是金黄的麦田、悠闲的牛羊,还是袅袅炊烟、落日余晖?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诗《村晚》就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生动的农村晚景图。让我们一起跟随诗人的笔触,去感受那份宁静与美好。 ② 预留空间,鼓励发言 师:请你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村晚》这首诗中的农村晚景。然后,跟大家分享你们想象中的画面,看看谁能最准确地描绘出诗中的意境。 (2)介绍诗人,铺垫背景 ① 揭示诗人身份,增加文化底蕴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村晚》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他就是南宋诗人雷震。雷震是一位擅长描绘农村风光的诗人,他的诗歌语言质朴、意境深远,深受读者喜爱。 ② 简述创作背景,深入理解诗意 师:雷震在创作《村晚》这首诗时,正是傍晚时分,他站在乡村的田野上,被眼前的美景所打动,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佳作。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一起欣赏这首充满童真童趣的诗歌,看看诗人是如何用文字描绘出这幅生动的农村晚景图的。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指导学生朗读,感知节奏韵律 ① 示范朗读,传授技巧 我会先为学生进行《村晚》的示范朗读,注意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确保朗读时的抑扬顿挫和情感表达。朗读结束后,我将向学生们传授一些朗读技巧,如如何掌握重音、停顿和语调,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② 分组朗读,互相点评 接下来,我将组织学生们分组进行朗读练习,并鼓励他们互相点评。学生们可以相互倾听,指出彼此的优点和不足,以便更好地改进自己的朗读技巧。 (2)提出问题,引导思考 ① 感知诗歌内容 朗读结束后,我会向学生们提出一些问题,引导他们整体感知诗歌的内容。例如:“同学们,你们从诗歌中听到了哪些景物?它们构成了怎样的画面?”通过这些问题,我旨在让学生们能够初步把握诗歌的大意,为接下来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② 分析景物描写 接着,我会进一步引导学生们分析诗歌中的景物描写。我会先让学生们自己尝试描述诗歌中描绘的池塘、山、落日等景物,然后再结合课文原话进行分析和讲解。例如:“草满池塘水满陂”,这句诗中的“满”字用得非常巧妙,既写出了池塘的广阔,又表现出了水的充盈。通过这样的分析,我希望学生们能够学会如何观察和描绘景物,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3)小结过渡,激发兴趣 在完成初读诗歌和整体感知的环节后,我会进行小结,概括学生们在朗读和思考问题过程中的表现,肯定他们的努力和进步。同时,我还会提出一些问题,激发学生们对下一环节学习的兴趣。例如:“现在我们已经初步感知了诗歌的内容和意境,那么接下来我们将深入学习诗歌的更深层次的内容,你们准备好了吗?”通过这样的过渡,我旨在让学生们对接下来的学习充满期待和兴趣。 (三)研读诗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