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57652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课件+教案+视频素材)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56次 大小:14115204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13课,东汉,兴衰,课件,教案,视频
    (课件网) 导入 第十三课 东汉的兴衰 学 习 目 标 1 2 3 知道东汉建立的基本概况、光武帝巩固统治的措施及其影响 通过学习东汉的兴衰史,认识到社会安定是国家富强的基础和前提 了解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和黄巾起义的基本史实 重走东汉兴亡路 以史为尺量得失 东汉前期 ①新朝、东汉的建立 ②光武中兴 东汉中后期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东汉末年 黄巾起义 人物大揭秘———刘秀 公元前6年 刘秀出生;宗室子弟 推恩令 没落的皇族 公元3年 刘钦去世,年仅9岁的刘秀被寄养在叔父刘良家,靠西汉宗室拨款过日子 日子太难了,幸好我还有低保 公元前6年 公元3年 啊......这这......到底发生了什么? 小刘秀按月领取西汉宗室拨款。可是在公元9年,发放拨款的官员却对他说:“你走吧!皇帝都不姓刘了!以后啊,再也不会给你钱了。” 外戚·王莽 公元9年 王莽建新,西汉灭亡。 人家拼爹我拼姑 皇帝的母族、妻族被称为外戚。 刘秀从没落皇族变成了庄稼汉 人物大揭秘———刘秀 公元前6年 公元3年 公元9年 农商失业,食货俱废,民涕泣于市道。 ———《汉书·王莽传》 社会动荡不安,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公元23年 新朝灭亡 “复高祖之业,定万世之秋” 人物大揭秘———刘秀 王莽改制 公元前6年 公元3年 公元9年 公元23年 时间: 都城: 建立者: 洛阳 东汉 长安 西汉 公元25年 东汉建立 25年 洛阳 刘秀(光武帝) 人物大揭秘———刘秀 “······兵连不息,刑法弥深,赋敛愈重。······父子流亡,夫妇离散,······田畴芜秽” —《后汉书·桓冯列传》 汉光武帝对于面临的困境,他又采取哪些措施巩固政权的? 社会状况 译文:战争不息,刑法更加残酷,赋税更加严重。人民流离失所,村落成了废墟,田地荒芜。 材料研读 建武六年(公元30年),下诏恢复西汉前期三十税一的赋制。省减刑罚,还多次宣布释放刑徒,即“见徒免为庶民”。 刘秀连续下达了六道释放奴婢的命令,使得自西汉末年以来农民沦为奴婢的问题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解决了战乱之后土地荒芜而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①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法。 材料研读 光武帝下诏:“并省四百余县,吏职减损,十置其一”,这样极大的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注意整顿吏治,躬行节俭,奖励廉洁,选拔贤能以为地方官吏;并对地方官吏严格要求,赏罚从严。 ②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材料研读 东汉政府把羌人内迁,把南匈奴内迁,把乌桓内迁,把鲜卑内迁,“鲜卑大都护偏何遣使奉献,愿得归化”。 ③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 > > 民族关系 经济 政治 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法; 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巩固措施(光武中兴) 巩固措施 小组讨论: 光武中兴 文景之治 相同措施 1、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法 2、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 督,惩处贪官污吏 3、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1、提倡以农为本,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 2、重视“以德化民”,废除酷刑,提倡勤俭治国 1、减轻农民负担 2、重视农业生产,发展经济 3、减轻刑法,维护社会安定 1、重视农业,发展经济 2、维护社会安定、维护国家统一 光武中兴、文景之治启示: 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 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光武中兴 在光武和明帝时期,人民免去了“兵革之祸”,而有“乐生之念”。光武以后的若干年内,“五谷登衍”,“蚕麦善收”,“吏称其官,民安其业”,出现了“天下安平”的景象。 —《后汉书·刑法志》 收获渔猎画像砖 东汉宁城图 东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