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60559

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教案

日期:2024-06-2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3次 大小:58069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6课,艰辛,探索,建设成就,教案
  • cover
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中共八大、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培养全面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了解“文化大革命”,提高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知道这一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体会英雄模范人物的艰苦创业精神与建设成就之间的关系,提高理解历史的能力以及表达、交流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编演历史剧、观看影像资料、列表整理知识等方式,学会从不同类型资料中获取有效信息;通过分析、综合、概括、比较等思维过程,形成历史概念,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总结归纳这一时期的主要建设成就,学会归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社会主义探索时期的几次失误和成就;了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的先进人物 教学难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失误的原因和教训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中国人的名字,折射历史事件,反映社会发展。你知道下面这几个人的名字和我国什么历史事件或现象有关吗?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追溯这段历史。 【新课讲授】 一、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一)中共八大 1.阅读课本27页,归纳中共八大召开的时间和主要任务。 2.教师讲述中共八大基本情况。 1956年在北京召开,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3.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提示:中共八大的决策完全符合国情,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体现了人民的利益,为建设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也有利于调动全国人民的社会主义建设积极性。所以,中共八大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4.教师过渡:中共八大以后,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展开,成就显著。党中央认为经济建设速度可以更快些,所以在1958年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 5.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怎样看待总路线? 提示:一方面它指明了中国共产党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另一方面片面强调“快”,正是这种不顾客观经济规律的“快”,导致后来经济建设的困难局面。 (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教师展示图片 2.学生分组讨论:从以上图片中,可以看出“大跃进”在农业、工业上的表现是什么? 提示:农业浮夸风;工业方面大炼钢铁 3.教师展示材料 材料 据统计,从1957年到1960年农业产值下降22.7%,轻工业产值比重由55%下降到33.4%,只有重工业比重上升。由于生产下降导致商品供应紧张,人民生活则出现严重困难。 ———郭大钧《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4.教师提问:说说“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带来什么影响。 提示:“大跃进”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群众的生产积极性,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5.提出问题:探索中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是什么?从中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 提示:原因:对国情分析不够,认识不足;缺乏建设经验;对社会主义建设急于求成;忽视客观经济规律。启示: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6.教师讲述:1959—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为了挽回损失,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于1961年初开始实施。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 二、“文化大革命” 1.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了解“文化大革命”的基本情况。 2.教师提问:在“文化大革命”中出现了两个反革命集团,分别是哪两个? 提示:林彪反革命集团和江青反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