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60813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1次 大小:97560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福建省,答案,试题,历史,期中,学期
  • cover
惠安三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卷 初二年历史科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五星红旗的象征意义是:红色象征革命,旗上的五颗五角星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将五星红旗确定为国旗的会议是(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2.1949年,“人民”成为最为流行的词语,从“人民解放军”到使用的“人民币”乃至每天走过“人民路”“人民广场”等,“人民”一词的频繁地出现表明( ) A.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B.抗美援朝战争彻底结束 C.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D.我国完全消灭了封建制度 3.“对于国家而言,它意味着祖国大陆的统一、边防的巩固;对藏族人民而言,它意味着旧社会的结束、新生活的开始。”材料评价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 C.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 D.西藏自治区的成立 4.罗伯特·奥古斯德在《有限战争》中写道:“当中国变成第一个在重要战役中取得打败西方军队胜利的国家时,似乎一夜之间,中国便跃进为世界强国之列。”这说明抗美援朝战争( ) A.使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B.稳定了朝鲜半岛的局势 C.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打破了美国对中国的封锁 5.新中国成立时,在农村占农户总数不到7%的地主、富农,占有总耕地的50%以上,而占全国农户57%以上的贫农、雇农,仅占耕地总数的14%。因此党中央决定( ) A.打土豪,分田地 B.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C.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D.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 6.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人口流动高峰出现在1952—1957年,城市职工的人数从1603万增加到3101万,当时东北三省成为主要的人口迁移目的地。上述人口流动( ) A.适应了土地改革的需要 B.加快了农业集体化进程 C.推动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D.有力支援了工业化建设 7.近年来,技术水平领先全球的“中国桥”成为闪亮的名片,彰显了我国建造的非凡实力,也让区域连接更紧密、百姓出行更便利,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下列属于在“一五计划”时期的“中国桥”是( ) A.武汉长江大桥 B.港珠澳大桥 C.南京长江大桥 D.杭州湾跨海大桥 8.2021年12月4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的民主》白皮书。白皮书指出“中国的民主是人民的民主,人民当家做主是中国民主的本质和核心”。保障我国“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君主专制制度 9.1956年国家实行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广州市将8间历史悠久的中药厂合并,以固定资产和员工数目最多的王老吉命名,称为“王老吉联合制药厂”。材料中国家对“王老吉联合制药厂”的改造方式是( ) A.强制没收 B.建立生产合作社 C.自主经营 D.公私合营 10.下面是《回顾与思考———共和国经济建设之路》一书的部分目录,结合所学,指出其中“ ”处的题 目应该是( ) 目录 第一章 经济恢复时期———巨人奋起 第二章 一五计划时期———一路凯歌 第三章 “大跃进”时期———? 第四章 改革开放时期———新的征程 A.全国动乱 B.迈向辉煌 C.巩固提高 D.欲速不达 11.1962年,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发行第三套人民币。如下图所示,人民币上绘有钢铁工人、女拖拉机手、农民等劳动者形象。这一设计( ) A.彰显社会主义建设风貌 B.具有革命浪漫主义色彩 C.增强了货币的防伪效果 D.体现民族地区的发展 12.下图是中国《1956一1965年粮食生产变化曲线图》,导致这种变化的相关因素有( ) A.抗美援朝、三大改造 B.“一五”计划、中共“八大” C.人民公社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