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65631

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单元复习学案(无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48次 大小:23030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单元,世界,第三,第一次,战和,战后
  • cover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学习目标】 1.知道 “三国同盟”和 “三国协约”、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等;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了解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2.通过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胜利,理解列宁领导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的重要历史意义。 3.了解《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知道战胜国建立了战后世界的新秩序。 4.从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主要问题。 5.知道甘地领导的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和凯末尔领导的土耳其革命,了解印度和土耳其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斗争的不同特点。 【知识梳理】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 1.原因 ※①根本原因: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欧洲成为世界经济中心,为了争夺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而瓜分世界,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呈现不平衡状态 ②重要原因: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组成三国同盟;英国、法国、俄国建立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扩军备战,冲突不断 ③直接原因: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遇刺,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2.进程 (1)爆发: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2)转折: 年,凡尔登战役被称为“绞肉机”“地狱”“屠场” (3)加速:①1917年美国参战;②俄国爆发十月革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4)结束:1918年11月,德国宣布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结束 3.性质: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西方列强为 、 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4.影响:① ;② ;③ ; ④客观上推动了科技的发展与进步 二、俄国十月革命 1.背景:① 激化了俄国的社会矛盾;②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但未解决俄国社会矛盾,临时政府继续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2.经过:1917年11月6—7日,列宁领导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攻占冬宫,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苏维埃政府 3.措施:采取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措施巩固新生政权 ※4.意义: 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巴黎和会(1919年1—6月) (1)操纵国家:英、法、美(三巨头:法国总理 、英国首相 、美国总统 ) (2)《凡尔赛条约》 ①内容:领土、经济、军事、殖民地 ※②评价: (性质); ;反映了大国强权,牲弱小国家和民族利益的特点 2.华盛顿会议(1921—1922年) (1)背景:调整英、美、日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美国主导会议 (2)《九国公约》 ①内容: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门户开放,机会均等”) ②评价: 四、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列宁 (1)巩固新生政权: 年,粉碎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 ※(2)新经济政策: 年春 ①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阻碍社会发展和生产恢复 ②内容: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实行自由贸易;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实行 的工资制 ③作用: (3)苏联建立: 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 “苏联” 2.斯大林 ※(1)苏联的工业化 重点:优先发展重工业 措施:两个五年计划 (1928—1937年) 成果: → ; 影响: (2)农业集体化 背景:1927年年底至1928年年初,苏联发生了严重的粮食收购危机 目的:解决粮食问题,适应工业化需要 措施:消灭富农,支持建设集体农庄,组建拖拉机站 (3)苏联模式 形成: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苏联模式的形成 特征: 评价: 五、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1.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印度人民与英国殖民者的矛盾激化 (2)经过:第一次;第二次 (3)影响:①动员了广大群众,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②同时,甘地为防止爆发革命,控制了群众的斗争方式,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