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65868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课件 (共21张PPT+视频)2024-2025学年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1次 大小:3836581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历史,九年级,统编,学年,2024-2025,视频
  • cover
(课件网) 你在视频中看到了哪些跟古代两河流域有关的名词呢? 汉谟拉比法典 距今3700多年 苏美女神 底格里斯河 古巴比伦王 楔形文字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课程标准:通过《汉谟拉比法典》,了解古代亚非文明及其传播 一、地理位置 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 两河 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意即“两河之间的地方“,大体上是以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 两河流域 新月沃地 思考:两河流域位于亚欧非“十字路口”的位置,这样的地理位置会带来哪些影响? 地处平原,缺少天然屏障,容易遭受入侵,战乱不断。 二、政权兴衰历程 公元前 3500年 尼罗河下游出现小国 两河流域南部产生小国 约公元 前3100年 古埃及 初步统一 公元前 24世纪 两河流域 初步统一 公元前 18世纪 古巴比伦王国 汉谟拉比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公元前 1595年 古巴比伦王国 被外族灭亡 公元前 539年 新巴比伦王国 被波斯帝国消灭 文明产生 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 汉谟拉比头像 兴起 统一 强盛 灭亡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古巴比伦文明 古巴比伦文明继承并发展了两河流域文明 ,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发展的高峰 (1)政治上: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 (2)经济上:大力兴修水利,发展并控制地方经济; (3)军事上:集中军权,直接掌握军队; (4)法律上: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 巴比伦古城的全景图,位于巴格达南85千米 古巴比伦遗址和想像图 古巴比伦城 汉谟拉比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二、政权兴衰历程 汉谟拉比青铜像 现存于巴黎卢浮宫博物馆 三、文明成就 1.法律:《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现藏于法国卢浮宫博物馆 1901年12月,由法国人和伊朗人组成的一支考古队,在伊朗西南部苏萨古城旧址上,发现了一块黑色玄武石,几天以后又发现了两块,拼合起来恰好是一个椭圆柱形的石柱。石柱下部刻有用楔形文字记录的法律条文,经多方考证,最终确定,这就是《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 太阳神 沙马什 安努与恩里尔(古巴比伦主神)为人类造福,命令我,荣耀而敬神的国王,汉谟拉比,发扬正义于世,消灭邪恶不法的人,恃强而不凌弱,使我如同沙马什一样,统治百姓,光耀大地。 ———《汉谟拉比法典》序言 君权神授 权杖 三、文明成就 1.法律:《汉谟拉比法典》 法典条文 涉及内容 1-5条 关于诉讼审判的规定 6-126条 关于保护私有财产的规定 127-195条 关于婚姻、家庭与财产继承 196-214条 关于人身保护 215-241条 关于劳动、报酬、工具和责任事故的追究 242-277条 租赁牲畜、船只以及佣工和报酬 278-282条 关于奴隶的规定 地位:《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序言、正文、结语组成 结构完整 内容涉及广泛 楔形文字刻写的法典内容 三、文明成就 1.法律:《汉谟拉比法典》 内容 a.古巴比伦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特点①:严格的社会等级 b.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也有买卖奴隶的现象。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男性家长对奴隶有生杀予夺之权,对妻子儿女有绝对权威,在欠债时甚至可以将妻儿送去抵债。 特点②:发达的奴隶制度 c.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 特点③:活跃的商品经济 第7、15、16、19、205、282条 规定奴隶主可买卖、处罚、处死奴隶。 第117条 倘自由民因负有债务,将其妻、其子或其女出卖,或交出以为债奴。 第195条 倘子殴其父,则应断其指。 三、《汉谟拉比法典》 4、案例分析: 案例二: 两个人争吵着走进法庭 A说:“法官大人,他把我家的奴隶打瞎了一只眼睛,我要他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